頭角崢嶸:年輕人展露鋒芒的象徵
“頭角崢嶸”一詞,出自東漢末年學者趙壹的《非草書》,原文為:“童子學書,宜草,長而制行,則又別矣。若令童子終日牽紙寫字,則不如學女工耳,何者?始終無成,而為人所拙也。學者如日,初出有光,久則不復,故為文當有日進之思。不患文辭不工,患人不自加也。昔袁張為人,辭翰如流,而性剛不可幹以理。陳遵有勢,辭訟並起,性亦猛,不能容人。後皆敗亡,可深戒之。夫學者以成身,以安親,以長民,以久世。此四者,大丈夫之所重也。而世之學者,大抵俗士,不重此四者,安肯自勤苦而求其道哉!”
簡而言之,“頭角崢嶸”是指年輕人鋒芒畢露,才華橫溢,有很大的潛力,前途光明。
詞語解析
字詞 | 釋義 | 出處 |
---|---|---|
頭角 | 指頭和角,代指年輕人初露的鋒芒 | 東漢末年學者趙壹的《非草書》 |
崢嶸 | 形容高聳突出的樣子,比喻人的才華和能力 | 東漢末年學者趙壹的《非草書》 |
詞語用法
“頭角崢嶸”通常用來形容年輕人,表示他們具有非凡的才能和潛力,未來前途光明。
例句
- 年輕的運動員在比賽中表現出色,頭角崢嶸,未來可期。
- 這位年輕的作家文筆犀利,觀點獨特,頭角崢嶸,令人期待。
- 這所大學人才輩出,許多學生頭角崢嶸,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表格總結
詞語 | 釋義 | 出處 | 用法 | 例句 |
---|---|---|---|---|
頭角崢嶸 | 年輕人鋒芒畢露,才華橫溢 | 東漢末年學者趙壹的《非草書》 | 形容年輕人 | 年輕的運動員在比賽中表現出色,頭角崢嶸,未來可期。 |
在香港的教育系統中,如何培養學生「頭角崢嶸」的能力?
在香港的教育系統中,如何培養學生「頭角崢嶸」的能力?這個問題並不容易回答,但以下是一些想法:
1. 培養批判性思維:
- 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質疑權威,形成自己的觀點。
- 通過課堂討論、辯論、寫作等方式,鍛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表達能力。
2. 鼓勵創新和創造力:
- 為學生提供機會進行探索和實驗,讓他們嘗試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 支持學生參加創新創業比賽,併為他們提供必要的資源和指導。
3. 注重跨學科學習:
- 打破學科界限,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視角來思考問題,並將知識融會貫通。
- 提供跨學科的課程和項目,讓學生體驗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和融合。
4. 提供個性化教育:
- 關注每個學生的興趣和能力,為他們定製學習計劃。
- 提供豐富的選修課程和課外活動,讓學生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特長。
5. 加強學生與社會的聯繫:
- 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瞭解社會需求,並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中。
- 邀請專家學者走進校園,為學生提供專業指導和職業規劃建議。
培養學生頭角崢嶸能力的策略 | 具體措施 |
---|---|
培養批判性思維 | 課堂討論、辯論、寫作 |
鼓勵創新和創造力 | 創新創業比賽、提供資源和指導 |
注重跨學科學習 | 跨學科課程和項目 |
提供個性化教育 | 定製學習計劃、豐富選修課程和課外活動 |
加強學生與社會的聯繫 | 社會實踐活動、邀請專家學者 |
當然,培養學生「頭角崢嶸」的能力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不僅僅是教育系統可以做到的事情。家庭、社會、學生自身都需要積極參與,共同創造一個有利於學生成長的環境。
「頭角崢嶸」與「出人頭地」有何異同?如何區分?
「頭角崢嶸」與「出人頭地」都是形容一個人傑出、才華橫溢的詞語,但兩者之間存在細微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側重點不同
- 「頭角崢嶸」側重於才華的展現,形容一個人展現出過人的才華,潛力無限,有望在未來取得成就。
- 「出人頭地」則側重於成就的取得,形容一個人在某個領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在人羣中脱穎而出。
2. 使用範圍不同
- 「頭角崢嶸」多用於形容年輕人,因為他們正處於成長階段,才華尚未完全顯露。
- 「出人頭地」則沒有年齡限制,可以用於形容任何年齡段的人,只要他們在某個領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3. 語氣不同
- 「頭角崢嶸」語氣偏向於期待,表達對未來成就的希望。
- 「出人頭地」語氣則更偏向於肯定,表達對已經取得的成就的讚賞。
總結表格:
特徵 | 頭角崢嶸 | 出人頭地 |
---|---|---|
側重點 | 才華 | 成就 |
使用範圍 | 年輕人 | 任何年齡段 |
語氣 | 期待 | 肯定 |
如何區分?
區分「頭角崢嶸」和「出人頭地」的關鍵在於理解其側重點和使用範圍。一般來説,用於形容年輕人且側重於才華展現的句子更適合使用「頭角崢嶸」;而用於形容任何年齡段的人且側重於成就取得的句子更適合使用「出人頭地」。
例如:
- 這位年輕的鋼琴家在比賽中表現出色,展現出驚人的天賦,未來必將 頭角崢嶸。
- 這家公司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在市場上取得了領先地位,成為了行業中的佼佼者,堪稱 出人頭地。
頭角崢嶸:初露鋒芒的青年才俊
“頭角崢嶸” 一詞源自於《史記·淮陰侯列傳》,其中記載:“韓信年少時,常遊於城市中,胯下佩劍,人們都嘲笑他。韓信説,‘這可以殺掉你!’人們不服氣,韓信就解釋説,‘帶劍的人,因為勇敢才敢佩帶,你不相信,我敢用項上人頭來證明。’於是兩人拔劍決鬥,韓信果真殺掉了那人,從此人們都畏懼他。後來,韓信加入了劉邦的軍隊,因其足智多謀,屢出奇兵,最終成就了非凡的功業。
“頭角崢嶸”的意思是比喻年輕人剛開始嶄露頭角,才華初現,前途不可限量。
詞語 | 釋義 | 成語出處 | 應用例句 |
---|---|---|---|
頭 | 頭部 | 《説文解字》 | 抬起頭來 |
角 | 獸類的角 | 《詩經·小雅·鹿鳴》 | 牛角 |
崢 | 高峻 | 《詩經·小雅·六月》 | 高山聳立 |
嶸 | 高聳 | 《詩經·小雅·鹿鳴》 | 山峯巍峨 |
“頭角崢嶸” 往往用來形容年輕人有才華、有志氣,並在某個領域展現出突出能力,未來發展潛力巨大。例如,一位獲得科學競賽金牌的學生,可以被形容為“頭角崢嶸”的明日之星;一位在企業表現出色、晉升速度很快的年輕員工,也可以被稱為“頭角崢嶸”的後起之秀。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頭角崢嶸”也可能包含一些負面含義,例如過於自負、鋒芒畢露,容易招致嫉妒和排擠。因此,年輕人在擁有才華的同時,也應培養謙遜的態度,努力提升自身修養,避免因驕傲自滿而阻礙自身的發展。
總而言之, “頭角崢嶸” 鼓勵年輕人奮發向上,努力進取,成為社會發展的棟樑之才。然而,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也應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才能真正實現自身價值,獲得更大的成功。
頭角崢嶸:初露鋒芒,展露才華
“頭角崢嶸”,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李斯列傳》中,是形容一個人初露頭角,才華橫溢,勢不可擋。
詞語解析
字詞 | 注釋 |
---|---|
頭角 | 1. 頭和角。2. 比喻才能和力量。3. 比喻事物初露端倪的形狀或跡象。 |
崢嶸 | 1. 山勢險峻,高聳挺拔。2. 形容才能或氣勢傑出,不可一世。 |
將兩者合起來,”頭角崢嶸”的意思就是指一個人或事物在某個方面開始嶄露頭角,表現出非凡的才能和潛力。
歷史典故
在《史記‧李斯列傳》中,李斯初入秦國時,就敢於上書秦王,提出治理國家的建議。秦王被他的才華所折服,任命他為丞相。李斯也不負眾望,輔佐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了大秦帝國。後世之人便用”頭角崢嶸”來形容像李斯這樣年輕有為、才華橫溢的人。
現代應用
1. 形容才華出眾的年輕人
在現代社會,”頭角崢嶸”常常用來形容那些在學業、事業、藝術等領域表現出色的年輕人。他們鋭意進取,敢於挑戰,展現出無限的潛力。
2. 形容新生事物初露鋒芒
“頭角崢嶸”也可以用來形容一些新興的事物或現象。比如,人工智能、VR技術等新科技領域,湧現出了許多令人驚艷的創新成果,這些都可稱為是”頭角崢嶸”。
3. 形容充滿希望和朝氣的景象
春天萬物復甦,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也可以用”頭角崢嶸”來形容。 這象徵着新的開始,充滿着希望和活力。
總結
“頭角崢嶸”是一個寓意美好的詞語,它激勵人們不斷學習,努力奮鬥,展現自己的才華,創造輝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