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錫山:民國軍閥,山西王
閻錫山(1883-1960),字百川,山西五台人,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極具爭議的政治人物。他曾是山西省的統治者,號稱“山西王”,在民國時期叱吒風雲,在抗日戰爭中起到重要作用。
早年經歷:
閻錫山出生於山西五台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從小聰明好學,1909年畢業於山西大學堂,後赴日本留學,學習軍事和政治。辛亥革命爆發後,閻錫山回到山西,參加了反清起義,並迅速崛起,成為山西省的實際控制者。
山西統治:
1912年,閻錫山被任命為山西都督,開始了長達38年的統治。他以“實業救國”為口號,大力發展山西的經濟和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抗日戰爭時期,閻錫山積極組織抗戰,並與日軍進行了頑強的鬥爭。
晚年流亡:
1949年,閻錫山在國共內戰中失敗,逃往台灣。1960年5月23日,閻錫山在台北病逝,享年77歲。
爭議人物:
閻錫山是一位極具爭議的人物。他既是一位有功於山西的政治家,也曾犯下許多錯誤。他被譽為“山西王”,也被人稱為“獨裁者”。他的功過是非,至今仍有爭議。
閻錫山故居:
位於台灣陽明山的閻錫山故居,是閻錫山晚年居住的地方。故居是一棟兩層樓的石造建築,周圍環繞着高大的樹木,環境清幽。故居於2018年重新開放,成為展示閻錫山生平和歷史的場所。
表格:閻錫山生平
| 時間 | 事件 |
|---|---|
| 1883 | 出生於山西五台 |
| 1909 | 畢業於山西大學堂 |
| 1911 | 參加辛亥革命 |
| 1912 | 任命為山西都督 |
| 1937 | 抗日戰爭爆發 |
| 1949 | 逃往台灣 |
| 1960 | 病逝於台北 |
參考資料:
- 閻錫山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閻錫山墓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民國「山西王」閻錫山長眠陽明山,88歲老兵竟為他守 …
- 閻錫山 – Wikiwand
- 閻錫山:人物生平,五台少年,太原起義,主管晉省,保境安 …
- 陽明山「閻錫山故居」重新開放!超過半世紀的石造、紅磚屋修復 …
-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閻錫山故居
- 閻錫山故居重新開放 88歲老部屬守墓一甲子 – 生活
- 「山西王」閻錫山77歲因病逝世,留下5個子女,如今現狀如何?

閻錫山在1949年後為何選擇來台?
1949年後,閻錫山在選擇退守台灣的原因與背後考量,一直是歷史學者熱烈討論的議題。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閻錫山做出這個決定的原因:
1. 中共逼迫:1949年春天,解放軍勢如破竹,國民政府敗退。閻錫山所管轄的山西省首府太原,於4月24日被解放軍攻陷。閻錫山本人則是在4月20日逃往漢中,之後輾轉來到重慶。面對日益逼近的紅色浪潮,以及自身與共產黨之間長期存在的矛盾,閻錫山深知若繼續與共產黨抗衡,恐會遭受清算,因此選擇離開大陸,前往台灣。
2. 地緣優勢:台灣島嶼,四面環海,易守難攻。此外,台灣當時已由美軍進駐,擁有較為穩定的政治、軍事環境,可以作為反攻大陸的基地。閻錫山認為,台灣具有戰略上的優勢,可以幫助國民政府延續其政治生命。
3. 個人關係:當時的台灣省主席陳誠與閻錫山關係友好,兩人曾共事多年。陳誠在閻錫山決定赴台後,積極協助其安排住所和生活,讓閻錫山在台灣得以安頓下來。
4. 經濟因素: 閻錫山在山西經營多年,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為了保存實力,也為了支持國民政府反攻大陸,閻錫山將其部分財產轉移至台灣。台灣當時正處於發展階段,資金需求量大,閻錫山的到來,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台灣的資金緊張狀況。
| 原因 | 具體説明 |
|---|---|
| 中共逼迫 | 閻錫山與共產黨長期存在矛盾,其所管轄的山西省被解放軍攻陷後,他本人面臨被清算的風險。 |
| 地緣優勢 | 台灣島嶼,四面環海,易守難攻,且有美軍進駐。 |
| 個人關係 | 閻錫山與當時的台灣省主席陳誠關係友好,陳誠積極協助其赴台安頓。 |
| 經濟因素 | 閻錫山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其部分財產轉移至台灣,有助於緩解台灣的資金緊張狀況。 |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分析並非窮盡所有可能的原因,僅是根據歷史資料整理出數種較為重要的因素。實際上,閻錫山為何選擇來台,其背後原因可能更加複雜,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才能得出更具説服力的結論。
## 參考資料
- 張朋園、沈懷玉(2006)。閻百川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台北:國史館。
- 王爾敏(2011)。閻錫山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
- 閻錫山: 傳奇的省長(2003)。中華書局。
閻錫山如何管理山西的經濟發展?
閻錫山是如何管理山西的經濟發展呢?這是一個複雜而有趣的問題。閻錫山的經濟政策是多方面的,涵蓋了農業、工業、金融、貿易等各個領域。他的一些政策是成功的,但也有一些是失敗的。本文將簡要概述閻錫山管理山西經濟發展的主要舉措。
一、農業改革
閻錫山認為,發展農業是山西經濟發展的基礎。他在任期間,推行了一系列農業改革措施,包括:
- 1928年,實施“二五減租”政策,將地主佔有的土地租額減至收穫物的25%,減輕農民負擔。
- 1933年,設立山西省農民銀行,專門為農民提供貸款。
- 推廣新的耕作技術,如深耕細作、施肥、灌溉等。
這些措施極大地推動了山西農業的發展。1928-1936年間,山西的糧食產量翻了一番。
二、工業發展
閻錫山也重視工業發展。他認為,工業是山西經濟現代化的關鍵。他在任期間,創辦了一系列國有企業,包括:
- 1928年,成立山西煤鐵公司。
- 1932年,成立山西水泥廠。
- 1934年,成立山西電力公司。
這些企業的設立,極大地促進了山西的工業化進程。
| 產業 | 1928 年 | 1936 年 | 增長 |
|---|---|---|---|
| 煤炭 (萬噸) | 1500 | 3000 | 100% |
| 生鐵 (萬噸) | 15 | 30 | 100% |
三、金融改革
為配合經濟發展的需要,閻錫山還進行了一系列的金融改革。他於1928年創辦了山西票號,並實施了一系列措施整頓和加強山西的金融體系。這極大地促進了山西的經濟發展,也為其後來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四、貿易發展
閻錫山還十分重視發展貿易。他積極推行“農工貿一體化”的經濟發展戰略。他認為,山西應該發展多種經營,以滿足不同階層的需要。他還積極推動山西與周邊省份之間的貿易往來。
通過這些政策,山西的經濟在 1928 年至 1936 年期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然而,由於日本侵華戰爭爆發,山西的經濟發展受到嚴重影響。
閻錫山管理山西的經濟發展政策是多樣的,成效也是不一的。他的一些政策是成功的,但也有一些是失敗的。他的經濟政策對山西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也有一些負面的影響。總的來説,他的經濟政策是利大於弊的,他為山西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閻錫山:山西王的一生
閻錫山,字百川,是一位在中國近代史上叱吒風雲的政治人物。他曾連任山西省主席38年,被譽為“山西王”,其一生充滿傳奇色彩。
早年經歷
1883年,閻錫山出生於山西五台縣的一個農民家庭。他自幼聰明好學,1904年考入山西大學堂,並於1909年赴日本留學,學習陸軍速成科。回國後,他投身於辛亥革命,並在山西軍界嶄露頭角。
晉系首領
1911年,閻錫山被任命為山西都督,正式開啓了他的政治生涯。他積極發展晉軍,擴充實力,並於1917年成為山西省省長,開啓了長達38年的統治時期。
山西建設
閻錫山統治山西期間,致力於發展經濟和社會事業。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發展實業、興辦教育、修建鐵路等,使得山西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進步。
抗日戰爭
抗日戰爭爆發後,閻錫山積極抗日,組織晉軍參加了多場重要戰役,為抗戰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在抗戰期間提出的“焦土抗戰”策略,雖然存在爭議,但依然體現了他抗日救亡的決心。
晚年生活
1949年,閻錫山離開大陸,前往台灣。他在台灣繼續從事政治活動,並於1960年去世,享年77歲。
| 時期 | 主要事件 |
|---|---|
| 早年 | 出生於山西五台,赴日留學 |
| 辛亥革命 | 投身革命,成為山西都督 |
| 晉系首領 | 成為山西省省長,統治山西38年 |
| 山西建設 | 推行改革措施,發展經濟和社會事業 |
| 抗日戰爭 | 組織晉軍抗日,提出“焦土抗戰”策略 |
| 晚年 | 前往台灣,繼續從事政治活動 |
閻錫山的一生充滿了爭議,但他為山西的發展和抗日戰爭做出的貢獻是不可否認的。他的名字,將永遠刻在山西的歷史中。
參考文獻:
- 閻錫山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閻錫山墓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民國「山西王」閻錫山長眠陽明山,88歲老兵竟為他守 …
- 閻錫山 – Wikiwand
- 閻錫山:人物生平,五台少年,太原起義,主管晉省,保境安 …
- 陽明山「閻錫山故居」重新開放!超過半世紀的石造、紅磚屋修復 …
-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閻錫山故居
- 閻錫山故居重新開放 88歲老部屬守墓一甲子 – 生活
- 「山西王」閻錫山77歲因病逝世,留下5個子女,如今現狀如何?
閻錫山:山西王,軍閥,政治家
閻錫山(1883-1960),字百川,山西五台人,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軍閥、政治家。他統治山西近40年,被稱為「山西王」。
閻錫山生平
- 早年經歷: 1909年,閻錫山畢業於山西陸軍速成學堂,後加入同盟會,參加辛亥革命。
- 山西督軍: 1917年,閻錫山被任命為山西督軍,開始統治山西。
- 抗日戰爭: 抗日戰爭期間,閻錫山率領晉綏軍抗日,並指揮了著名的「平型關大捷」。
- 國共內戰: 國共內戰期間,閻錫山支持國民政府,但在解放戰爭中失敗,退守台灣。
- 台灣時期: 1949年,閻錫山前往台灣,擔任總統府資政等職務。
- 逝世: 1960年5月23日,閻錫山在台北病逝,享年77歲。
閻錫山墓
閻錫山的墓地位於台北市陽明山,佔地約2公頃。墓地依山而建,環境清幽,墓碑上刻有「閻百川先生之墓」七個大字。
| 項目 | 內容 |
|---|---|
| 墓地位置 | 台北市陽明山 |
| 佔地面積 | 約 2 公頃 |
| 墓碑文字 | 閻百川先生之墓 |
| 開放時間 | 上午 8:30 至 下午 5:00 |
閻錫山故居
閻錫山故居位於台北市士林區,為一棟兩層樓的石造建築。故居內部陳列著閻錫山生平事蹟和生活用品,以及一些珍貴的歷史照片和文獻資料。
| 項目 | 內容 |
|---|---|
| 地址 | 台北市士林區 |
| 開放時間 | 週二至週日 上午 9:00 至 下午 5:00 |
| 門票 | 免費 |
閻錫山評價
閻錫山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複雜而有爭議的人物。他既是一位有能力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也曾犯下一些錯誤。他的功過是非,至今仍有不同的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