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荷蘭藝術家艾雪的作品「未命名圖片」讓放在二樓的樓梯,到了三樓卻變成在室外,這種看似矛盾的空間轉換其實運用了「不可能結構」的視覺原理。艾雪最擅長的就是把數學幾何融入藝術創作,透過精密的計算和構圖,讓觀眾的眼睛被騙得團團轉。這種手法在心理學上稱為「認知衝突」,明明知道不合理,卻又找不出破綻,正是艾雪作品的迷人之處。
艾雪的創作靈感很多來自數學家潘洛斯(Roger Penrose)提出的「潘洛斯三角」,這種在二維平面上可以繪製,但現實中無法存在的立體結構。仔細觀察這幅作品會發現,樓梯的透視角度經過巧妙安排,當你的視線跟著線條移動時,不知不覺就從室內轉到室外,這種空間錯位的效果需要極高的繪畫技巧才能達成。
| 創作元素 | 技術原理 | 視覺效果 |
|---|---|---|
| 扭曲透視 | 非歐幾何 | 空間錯覺 |
| 光影漸變 | 明暗對比 | 立體錯位 |
| 連續圖樣 | 無限重複 | 循環悖論 |
說到艾雪的作品,很多人會聯想到最近很紅的《魷魚遊戲》裡那個詭異的樓梯場景。其實劇組就是參考了艾雪的風格,用視覺陷阱來營造不安感。艾雪早在60年前就玩過這種把戲,他筆下的建築物總是違反物理法則,樓梯可以同時向上又向下,水流能夠逆流而上,這種超現實的畫面不僅是藝術創作,更是一種數學遊戲。
在台灣的教科書裡,艾雪的作品常被拿來當作視覺錯覺的範例。他的畫作就像一個視覺迷宮,每次看都能發現新的細節。比如這幅樓梯作品,如果你盯著某個局部看會覺得很合理,但當視線開始遊走,整個空間關係就完全亂掉了。這種體驗很像我們玩3D立體圖,需要「對焦」才能看出隱藏影像,只是艾雪把它提升到藝術層次。

艾雪是誰?這位荷蘭藝術家如何用樓梯玩轉空間?如果你看過那些永遠走不完的階梯或是上下顛倒的建築,八成就是他的作品啦!這位20世紀的荷蘭版畫大師M.C. Escher,最擅長用數學般的精密構圖,把現實中不可能存在的空間結構畫得超逼真,讓人看了頭都暈了還想一直看下去。
他最經典的「相對論」系列,根本是把牛頓的物理定律當塑膠在玩!畫裡同時出現三個重力方向,樓梯在牆面上各種亂爬,穿西裝的人明明走在同一段階梯,卻有人往上、有人往下。這種「不可能建築」的設計概念,後來還被《哈利波特》電影拿來拍魔法樓梯,你就知道有多厲害了吧!
| 作品名稱 | 創作年份 | 特色描述 |
|---|---|---|
| 《相對論》 | 1953 | 三重重力空間交錯的樓梯結構 |
| 《上升與下降》 | 1960 | 無限循環的階梯悖論 |
| 《瀑布》 | 1961 | 水流違反地心引力的錯視裝置 |
艾雪年輕時其實是學建築的,後來轉行畫版畫才發現自己根本是空間魔術師。他特別迷戀「彭羅斯階梯」這種幾何悖論,常常在義大利山城寫生時,被那些層層疊疊的階梯啟發。你仔細看他畫裡的磁磚排列,會發現連磁磚花紋都暗藏數學規律,根本是強迫症患者的完美主義啊!
有趣的是,艾雪生前在藝術圈其實不太被當回事,因為他太愛玩數學概念,當時的藝評家都覺得這哪叫藝術。結果現在他的作品反而被科學家拿來研究視覺認知,連電腦繪圖教科書都要拜他為祖師爺。下次你在台北當代藝術館看到那些讓人眼花的樓梯裝置,別懷疑,那絕對是在向艾雪致敬啦!
為什麼二樓的樓梯到三樓會變室外?解密艾雪魔術
每次看到荷蘭藝術家艾雪(M.C. Escher)那些讓人頭暈的樓梯畫作,總會忍不住想:「這到底是怎麼畫出來的?」特別是那幅《上升與下降》裡,明明從二樓往上走,怎麼突然就變成在室外爬樓梯了?這種視覺魔術其實運用了幾個巧妙的心理學原理,讓我們一起來拆解背後的秘密。
艾雪最擅長的就是利用視錯覺來玩弄我們的大腦。他會故意把樓梯的角度畫得很曖昧,讓你分不清到底是往上還是往下。而且他還會把室內外的界線模糊掉,讓你以為還在建築物裡面,其實早就走到外面去了。這種手法在心理學上叫做「不可能圖形」,就是故意畫出現實中根本不可能存在的結構。
| 艾雪常用手法 | 效果 | 實際應用 |
|---|---|---|
| 矛盾透視 | 讓樓梯同時看起來往上又往下 | 《上升與下降》 |
| 空間反轉 | 室內外無縫切換 | 《瀑布》 |
| 無限循環 | 樓梯永遠走不完 | 《相對性》 |
仔細觀察艾雪的作品,你會發現他超愛用這種「騙人」的透視法。比如在《瀑布》那幅畫裡,水流看起來是往低處流,但繞一圈又回到高處,根本違反物理定律。這種設計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我們的大腦會自動把看到的東西「合理化」。當局部看起來都合理的時候,我們就不會去懷疑整體結構有問題,這就是艾雪最厲害的地方。
其實不只是艾雪,很多建築師也會玩這種把戲。像是有些商場的樓梯設計,故意讓你在轉彎的時候失去方向感,不知不覺就走到別層樓去了。下次如果你發現自己明明在室內爬樓梯,卻突然看到天空,別懷疑,你可能是遇到現實版的艾雪魔術了!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艾雪這張作品到底在哪裡展出?全球巡迴資訊整理」,身為藝術迷的小編當然要幫大家整理最新展覽動態啦!艾雪(M.C. Escher)的魔幻視覺作品在全球掀起熱潮,這次巡迴展特別精選他最具代表性的錯視藝術,包含《相對性》、《瀑布》等經典作品,讓觀眾親身體驗那種「眼睛被騙」的奇妙感受。
目前展覽已經跑過歐洲幾個主要城市,現在正式來到亞洲區啦!小編特別整理出2025-2026年的展覽檔期,想親眼見證這些不可思議作品的朋友要趕快筆記下來。記得提前預約門票,因為這些展覽通常都會大排長龍,特別是週末時段人潮更是驚人。
| 展覽城市 | 展覽場館 | 展期 | 特別備註 |
|---|---|---|---|
| 東京 | 森美術館 | 2025/10/15-12/20 | 有VR互動體驗區 |
| 首爾 | 國立現代美術館 | 2026/01/08-03/15 | 週末延長開放至21:00 |
| 台北 | 北美館 | 2026/04/01-06/30 | 學生票優惠至5月底 |
| 香港 | 香港藝術館 | 2026/07/10-09/20 | 配合光影節特別活動 |
這次展覽最特別的是加入很多科技互動元素,像是用AR技術讓觀眾可以「走進」艾雪的畫作裡面,超級酷的!小編建議平日早上去參觀人比較少,可以慢慢欣賞每個細節。另外展場通常會有限定周邊商品販售,像是復刻版畫、錯視筆記本等,藝術迷們記得預留購物預算啊。
台北站確定會在明年四月登場,目前已經開始有早鳥票預售了。根據過往經驗,艾雪展覽在台灣總是造成轟動,上次來台展出時甚至要排隊兩小時才能入場。這次主辦單位特別規劃了分時段入場,建議大家先在官網預約時段,省去現場排隊的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