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鎮坤貝聿銘】貝聿銘和貝鎮坤:橫跨兩個世代的建築傳奇

貝聿銘: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

於 2019年5月16日,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逝世,享年102歲。

貝聿銘的 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並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他的建築融合自然空間觀念,以混凝土、玻璃和鋼等建材,展現出簡潔、簡約的幾何造型與線條。

貝鎮坤貝聿銘 Play

貝聿銘的早期作品展現密斯·凡德羅的影子,但與密斯不同的是,貝聿銘更注重混凝土的應用。隨著工作經驗的累積,貝聿銘的作品趨向於柯比意式的雕塑感。最值得一提的是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儘管受到一陣子批評,但最終被接受並成為了羅浮宮的新地標。

貝聿銘一生投入於建築設計,直到八十歲仍在創作。他的最後一件作品是位於卡塔爾的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貝鎮坤貝聿銘

貝聿銘的建築風格特色為:

  • 將內外空間串連,使自然融於建築。
  • 採用幾何圖形,追求精緻、洗鍊的造型。
  • 使用石材、混凝土、玻璃和鋼等建材,以簡潔清晰的幾何造型與線條呈現。

貝聿銘一生有許多傑出作品,其中包括:

  • 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館
  • 法國巴黎羅浮宮玻璃金字塔
  • 香港中國銀行大廈
  • 日本萬國博覽會中華民國館
  • 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

除了上述作品,貝聿銘還參與過其他許多博物館和美術館的設計,並於高齡91歲時完成卡達杜哈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 貝聿銘與貝鎮坤:兩代建築大師的傳承與創新

貝鎮坤貝聿銘這兩個名字,在建築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他們是父子,更是兩代建築大師。貝聿銘以其現代主義風格聞名於世,而貝鎮坤則延續了父親的現代主義精神,並融入了自己獨特的設計理念,成為新一代的建築領軍人物。

兩代建築師的傳承

貝聿銘出生於中國廣州,18歲赴美求學,並在哈佛大學獲得建築學碩士學位。畢業後,他先後在多家建築事務所工作,1955年創立了自己的建築公司——貝聿銘建築事務所。在貝聿銘的領導下,該事務所設計了許多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建築,包括巴黎羅浮宮玻璃金字塔、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新館、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等。

貝鎮坤出生於美國紐約,在父親的影響下,他自幼便對建築充滿了興趣。他畢業於耶魯大學建築學院,並在貝聿銘建築事務所工作多年。1990年,貝鎮坤創立了自己的建築公司——鎮坤貝建築事務所。該事務所延續了貝聿銘的現代主義風格,但同時也加入了貝鎮坤自己的設計理念,使其作品更具現代感和時代感。

兩代建築師的創新

貝聿銘和貝鎮坤都是現代主義建築大師,但他們的設計理念也有所不同。貝聿銘的建築風格更加注重形式和功能的完美結合,而貝鎮坤則更加注重環境和可持續發展。

例如,貝聿銘的羅浮宮玻璃金字塔,就是一個融合了形式和功能的傑作。金字塔的形狀簡潔明快,與周圍的古典建築形成鮮明的對比,但也與羅浮宮的整體風格相協調。同時,金字塔的玻璃結構也保證了充足的自然光線,為遊客提供了良好的參觀體驗。

而貝鎮坤設計的加州科學博物館,則更加注重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博物館的建築造型充滿了未來感,使用了大量可再生能源,並與周圍的自然環境融為一體。

兩代建築師的影響

貝聿銘和貝鎮坤都是建築界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們的作品影響了無數後輩建築師。貝聿銘的現代主義風格為當代建築設計提供了新的方向,而貝鎮坤的創新理念則引領着建築界走向更可持續的未來。

以下是貝聿銘和貝鎮坤的一些主要作品:

作品 建築師 地點 建成時間
巴黎羅浮宮玻璃金字塔 貝聿銘 法國巴黎 1989年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新館 貝聿銘 美國紐約 1984年
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 貝聿銘 美國華盛頓 1978年
加州科學博物館 貝鎮坤 美國洛杉磯 2008年
南加州大學建築學院 貝鎮坤 美國洛杉磯 2006年
芝加哥大學斯威夫曼生命科學中心 貝鎮坤 美國芝加哥 2004年

貝聿銘和貝鎮坤,兩代建築大師,他們的傳承與創新,將繼續影響建築界的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