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整理舊照片時,突然想到「背 意思」這個詞,其實不只是字面上的解釋,更多時候是承載著回憶的重量。特別是在翻到那些泛黃的訃聞剪報時,才發現原來葬儀社的服務記錄,往往默默記載著一個家族最深刻的故事。
說到葬儀社的服務內容,很多人可能只想到告別式流程,但其實背後有很多細節值得注意。像我們這邊老字號的Gass Haney Funeral Home,從訃聞撰寫到骨灰安置都有一套完整的服務:
服務項目 | 內容細節 |
---|---|
訃聞刊登 | 協助家屬整理逝者生平,可選擇地方報紙或網路平台刊登 |
儀式規劃 | 依照家屬需求安排宗教儀式或追思會,包含場地佈置與流程協調 |
後續關懷 | 提供喪親輔導資源,定期寄送追思卡提醒重要祭日 |
記得去年參加鄰居阿伯的告別式,他們家就選擇了簡單溫馨的追思會。葬儀社的工作人員很細心,連阿伯生前最愛喝的凍頂烏龍都準備了,還把孫子們寫的小卡片做成紀念冊。這種貼心的安排,真的能讓家屬在悲傷中找到些許安慰。
有時候走在街上經過葬儀社,總覺得這些地方充滿故事。像14街那間老店,外觀雖然樸實,但裡頭的工作人員都記得每個家庭的習慣。有次遇到他們在整理花籃,聽到他們討論「張太太喜歡白色百合」、「李爺爺生前最討厭紅色」,這種細膩的觀察,才是真正專業的「背 意思」。
背單字技巧大公開!學霸都這樣記
每次看到英文單字就頭痛嗎?其實背單字真的有技巧啦!今天要分享幾個學霸都在用的方法,讓你記單字不再像在啃硬麵包。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情境記憶法」,把單字放進實際會用到的句子裡,比死背中文意思有效100倍。像”procrastinate”這個字,與其記「拖延」,不如記”I always procrastinate before exams”這種真實會講的句子,保證印象深刻!
再來推薦「聯想記憶法」,把單字拆解或聯想成有趣的畫面。比如”ambulance”救護車,可以想成「俺不能死」的諧音,雖然有點搞笑但真的忘不掉。還有”bizarre”(古怪的)可以想像成「鼻子啊」很奇怪的樣子。這種方式特別適合視覺型學習者,讓背單字變得像在玩遊戲一樣有趣。
最後要分享的是「間隔重複法」,這可是語言學家認證最有效的記憶方式。與其一次背100個單字,不如每天背20個,然後按照下面的複習週期來安排:
複習時間點 | 複習內容 | 小技巧 |
---|---|---|
當天晚上 | 早上背的單字 | 睡前記憶效果最好 |
隔天早上 | 前一天全部單字 | 搭配早餐時間複習 |
三天後 | 重點複習不熟的 | 用紅筆標記困難單字 |
一週後 | 全部單字測驗 | 用手機錄音自問自答 |
記得多利用零碎時間,像是等公車、排隊時拿出手機APP複習幾個單字。我認識的英文高手都說,與其一次花3小時硬背,不如每天花30分鐘分多次學習效果更好。還有啊,記得要把新學的單字馬上用出來,不管是傳訊息給朋友還是寫日記,實際使用過才能真正記住啦!
什麼時候背書最有效?記憶黃金時段解析
每次考試前都在熬夜硬背嗎?其實背書也有黃金時段啦!根據腦科學研究,人的大腦在不同時間點記憶效率差超多的。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台灣學生實測有效的背書時段,讓你不用再死記硬背到懷疑人生。
先說說最經典的清晨時段,特別是剛睡醒的5:30-7:00這段時間。這時候大腦經過整夜休息,就像剛重開機的電腦一樣清爽,記憶力特別清晰。很多建中、北一女的學霸都習慣這個時間背英文單字或歷史年代,效果真的比半夜硬撐好太多。
下午也有個不錯的時段,就是15:00-17:00左右。這時候人體體溫偏高,大腦運轉速度達到一天中的第二高峰。特別適合背誦需要理解的內容,像是數學公式推導或文言文翻譯。不過要記得避開剛吃飽的13:00-14:00,不然真的會邊背邊度估啊!
時段 | 適合內容 | 記憶效率 | 注意事項 |
---|---|---|---|
5:30-7:00 | 單字、年代 | ★★★★★ | 要早睡才能早起 |
15:00-17:00 | 公式、文言文 | ★★★★☆ | 避開飯後想睡時段 |
19:00-21:00 | 複習整天內容 | ★★★☆☆ | 要適當休息10分鐘 |
睡前1小時其實也是不錯的記憶時間,特別是21:00-22:00這段。雖然效率沒有清晨高,但這時候背的東西在睡眠時會自動被大腦整理歸檔。很多學生會利用這個時段背第二天要小考的內容,睡一覺起來發現居然都記得住,超神奇的啦!
你是不是也常常覺得「為什麼背了又忘?破解記憶曲線的秘密」就在眼前卻抓不住?其實這跟我們大腦的運作方式有關啦!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發現,學完新東西後如果沒有複習,1小時後就會忘記一半以上,1天後只剩下3成左右。這就是著名的「遺忘曲線」,但別擔心,只要掌握幾個小技巧,就能讓記憶力大升級!
首先來看看不同時間點的記憶保留率:
時間間隔 | 記憶保留率 |
---|---|
20分鐘後 | 58% |
1小時後 | 44% |
1天後 | 33% |
1週後 | 25% |
1個月後 | 21% |
看到這個表格是不是嚇一跳?原來我們的大腦這麼會忘東西!但其實遺忘是正常的生理現象,重點是要在對的時間點複習。建議可以在學完新知識後的20分鐘、1小時、9小時、1天、2天、6天、31天這些關鍵時間點安排複習,這樣記憶效果會好很多。
另外,把要記的東西跟生活經驗連結也很重要。比如記英文單字時,可以想一個好笑或誇張的聯想畫面,這樣大腦會更容易記住。還有啊,睡前背書效果特別好,因為睡覺時大腦會把短期記憶轉成長期記憶。所以與其熬夜K書,不如早點睡然後早起複習,效果反而更棒!
最後要提醒的是,單純死記硬背效果最差。試著把要記的內容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或者教給別人聽,這樣記憶會更深刻。像我以前準備考試時,都會假裝在教空氣學生,雖然看起來有點蠢,但真的很有用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