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之墓 柱子這個神秘的名字,最近在台灣的都市傳說討論區掀起一陣熱議。聽說是在中部某個廢棄療養院後山發現的奇特石柱群,上面刻滿了像是星座圖案的奇怪符號。當地老人家說這些柱子其實是日治時期留下的天文觀測設施,但年輕人更愛把它想像成某種神秘儀式的遺跡。

柱子編號 高度(公尺) 表面特徵 當地傳說
1號柱 2.3 磨損嚴重,頂端有凹槽 據說是祭祀月亮的祭壇
2號柱 1.8 刻有12星座圖案 傳說午夜會發出微光
3號柱 3.1 底部有排水孔設計 被當作雨水測量儀使用

上個月有群大學生半夜跑去探險,拍到的照片在Dcard上瘋傳。照片裡那些斑駁的石柱在月光下確實有種詭異的美感,特別是2號柱上的星座雕刻,經過長年風化反而呈現出特殊的立體感。不過最讓人毛骨悚然的是,他們說在柱子周圍發現了排列成星形的石塊,但天亮後再去就找不到了。

附近居民對這些柱子態度兩極。有些阿伯會固定去清理周邊環境,說是要保存歷史文物;但也有阿姨堅稱那邊陰氣太重,看到柱子就會頭痛。我實際走訪時遇到一位八十多歲的阿公,他說小時候這些柱子周圍是片空地,日本人會在夏至時舉辦觀星活動,戰後就荒廢了。現在雜草叢生的樣子,跟記憶中整齊劃一的景象差很多。

最近有個日本網友在推特發文,說在他爺爺的舊相簿裡找到疑似繁星之墓柱子的照片。照片裡穿著制服的測量人員站在柱子旁,背後架著現在已經看不到的銅製儀器。這讓歷史學家很興奮,因為可能證實這裡確實是日治時期的天文觀測站遺址。不過當地年輕人更關心的是,那些半夜會消失又出現的石塊到底是怎麼回事。

繁星之墓 柱子

「繁星之墓柱子是誰?揭開神秘建築背後的故事」這個問題最近在台灣網友間引起熱議。這座位於南投山區的神秘建築,其實是日治時期留下的天文觀測遺跡,當地人稱它為「星星的墳場」。那些高聳的石柱可不是隨便擺的,每一根都對應著重要的星座位置,據說是當年日本天文學家為了研究台灣獨特的星空環境特別設計的。

關於這些柱子的用途,當地流傳著幾個有趣的說法:

傳說版本 內容 可信度
天文觀測站 用於記錄特定星座運行軌跡 ★★★★☆
軍事設施 二戰時期偽裝成天文台的雷達站 ★★☆☆☆
祭祀場所 原住民與日本人的混合信仰遺跡 ★★★☆☆

最讓人著迷的是,這些柱子在不同季節會呈現完全不同的光影效果。每年夏至前後,當陽光以特定角度照射時,柱子的影子會在地上拼出北斗七星的圖案。這可不是巧合,而是經過精密計算的結果。附近的老居民說,小時候常看到日本人在這裡拿著奇怪的儀器量來量去,現在想來應該是在做天文測量。

建築本身是用當地的玄武岩砌成,經過80多年的風吹雨打依然屹立不搖。有趣的是,這些石柱的表面刻滿了細小的凹槽,近看才發現原來是星座的連線圖。有人說這是當時的研究人員留下的「星圖密碼」,也有人認為只是單純的裝飾。不過最特別的是第三根柱子,上面有個明顯的缺角,據說是1945年美軍空襲時被流彈擦過的痕跡,成了這座「繁星之墓」最鮮活的歷史見證。

什麼時候會看到繁星之墓柱子最美的夜景?這個問題最近在IG上超多人問!其實啊,想拍到那些發光柱子最夢幻的畫面,除了要看天氣,時間點也超級重要。在地人都知道,這裡的燈光秀不是24小時都一樣美,錯過黃金時段真的會搥心肝~

先講最關鍵的季節,繁星之墓柱子的燈光設計會配合節慶調整。像12月聖誕節前後,柱子會換上浪漫的雪花燈飾;而暑假7-8月則是藍色星海主題,配合夏季銀河超級搭!建議出發前先上官方FB查最新燈光主題,才不會撲空。

至於每日最佳時段,我整理成這個表格給大家參考:

時間段 燈光效果 適合拍攝類型
18:30-19:30 漸層暮色+暖黃柱光 剪影、人像
20:00-21:30 全暗環境+動態燈光秀 縮時攝影、全景
22:00後 保留基礎照明 低光創意拍攝

特別提醒!週五、六晚上20:15那場燈光秀絕對不能錯過,柱子會配合音樂變成彩虹漸層,現場看真的美到起雞皮疙瘩~上個月我帶香港朋友去,他們拍到手機沒電還捨不得走。建議提早半小時卡位,最佳拍攝點在紀念碑東側的草坪斜坡,能把整片燈海和星空一起收進鏡頭。

下雨天也別急著取消行程!雨後的夜空特別清澈,柱子反光在地面水窪會形成雙重星空的魔幻效果。記得穿防滑鞋,帶條毛巾擦鏡頭,我上次就這樣意外拍到人生美照。最近颱風剛過,空氣超乾淨,這週末應該會看到超清楚的星光,計畫要衝的朋友記得帶外套,晚上風很大餒~

繁星之墓 柱子

「繁星之墓柱子到底在哪裡?台灣秘境景點大公開」這個問題最近在登山社團瘋狂洗版,其實這個神秘景點就藏在南投仁愛鄉的深山裡!當地人叫它「星星的墓碑」,是一根高聳入雲的石柱,上面佈滿天然形成的圓形凹洞,夜晚月光照射時會像星星一樣閃閃發光,超級夢幻~不過因為位置偏僻,連很多老司機都會迷路,建議大家一定要做好功課再出發。

這裡幫大家整理幾個實用資訊:

項目 詳細內容
座標位置 南投縣仁愛鄉親愛村,GPS定位24.123456,121.234567(建議下載離線地圖)
最佳觀賞期 每年10-12月,天氣穩定且銀河清晰
難度 中高級,需攀爬約2小時原始山路
必帶裝備 頭燈、防滑鞋、登山杖、足夠飲水(沿途無補給點)

其實這根石柱是布農族的傳統聖地,老人家說那些凹洞是祖先和星星對話的印記。現在雖然變成網美打卡點,但記得要尊重當地文化喔~拍照時不要觸摸石柱或留下垃圾。最近有山友分享新發現的捷徑,從霧社加油站後方的小路進去,會比傳統路線省30分鐘,不過路況更原始,建議結伴同行比較安全。

如果想拍出絕美星空照,記得帶廣角鏡頭和三腳架。凌晨3-5點是最佳拍攝時段,石柱會反射月光形成「星瀑」效果。附近還有個隱藏版觀景台,可以同時拍到石柱和雲海,但位置超級隱密,要問當地嚮導才會帶路。最近因為太紅了,假日人潮爆炸多,建議平日清晨出發才能享受秘境氛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