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種韭菜的方法,其實在家種韭菜真的超簡單,只要掌握幾個小技巧,就能輕鬆收穫又嫩又香的韭菜。韭菜算是很耐命的蔬菜,就算你是種植新手也不用擔心,跟著我的經驗分享,保證讓你種出滿滿一盆!
首先最重要的是選擇合適的土壤,韭菜喜歡排水良好的鬆軟土壤。建議可以用以下比例來調配培養土:
材料 | 比例 | 備註 |
---|---|---|
泥炭土 | 60% | 保持土壤鬆軟 |
珍珠岩 | 20% | 增加排水性 |
腐熟堆肥 | 20% | 提供養分 |
播種的時候記得把種子泡水4-6小時,這樣發芽率會提高很多。種子要淺埋,大概0.5-1公分深就夠了,太深反而會影響發芽。種下去之後保持土壤濕潤但不積水,大約7-10天就會看到可愛的小苗冒出來囉!
等韭菜長到15公分左右就可以開始採收了,但記得要用剪刀從離土面2-3公分處剪,不要連根拔起,這樣它才會繼續長出新芽。採收後可以施點稀釋的有機肥,像是魚精或海藻精都很適合,韭菜會長得更肥美。夏天記得要適當遮陰,不然葉子容易變黃,冬天則要注意防寒,可以用稻草稍微覆蓋保護。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自己種的韭菜越長越細,這通常是因為太密集或是養分不足。建議每叢保留3-5株就好,株距保持10-15公分,這樣通風好、養分也夠,韭菜自然就會長得粗壯。另外每2-3年最好要分株一次,把老根分開重新種植,這樣韭菜的活力才會一直保持很好。
台灣人最愛種的韭菜品種有哪些?新手必看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想在家裡陽台或頂樓種點韭菜,但不知道從哪個品種開始比較好。其實台灣人種韭菜已經有很長的歷史啦,不同品種的特性差蠻多的,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在地最受歡迎的品種,讓新手也能輕鬆上手!
首先一定要提的就是「大葉韭菜」,這個品種葉片寬厚,吃起來口感特別嫩,而且生長速度超快,大概種下去一個月就能收成第一次。最棒的是它很耐熱,台灣夏天這麼熱它照樣長得很好,完全就是為台灣氣候量身打造的品種。我自己陽台就種了兩盆,炒蛋或包水餃都超適合。
另外「細葉韭菜」也很常見,雖然葉子比較細,但香氣特別濃郁。這個品種比較耐寒,秋冬時節長得最好,拿來煮湯或做韭菜盒子超級對味。要注意的是它需要多一點陽光,如果種在陽台要選光線充足的位置。
品種名稱 | 特色 | 適合季節 | 常見用途 |
---|---|---|---|
大葉韭菜 | 葉片寬厚、生長快速 | 全年(夏季最佳) | 炒菜、水餃餡 |
細葉韭菜 | 香氣濃郁、耐寒 | 秋冬季節 | 煮湯、韭菜盒子 |
紫根韭菜 | 根部紫色、營養價值高 | 春夏季節 | 涼拌、藥膳 |
寬葉韭菜 | 葉片最寬、產量高 | 全年 | 燒烤、快炒 |
還有一種「紫根韭菜」最近很紅,它的根部是紫色的,含有豐富的花青素。這個品種比較特別,需要多一點照顧,但是營養價值超高,很多養生餐廳都會特別選用。建議有點種植經驗後再來挑戰這個品種會比較好。
如果是第一次種韭菜的新手,我最推薦從「大葉韭菜」或「寬葉韭菜」開始,這兩個品種真的超級好種,幾乎不用什麼特別照顧就能長得很好。記得剛種的時候澆水要勤快一點,等根系長穩了就很好養了。土壤的話用一般培養土混點有機肥就夠了,不用搞得太複雜。
什麼時候最適合在台灣種韭菜?季節大解析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自家陽台想種點韭菜該挑什麼時候?其實韭菜在台灣算是很好種的蔬菜,但季節選對真的差很多!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我的經驗,順便整理成表格讓大家一目瞭然~
韭菜最怕夏天那種又濕又熱的天氣,容易爛根或長不好。我建議可以選在9月到隔年3月這段時間來種,尤其是秋天最適合!這時候溫度大概在20-25度左右,韭菜會長得特別快,而且葉子也會比較肥厚。記得我去年10月種的韭菜,不到一個月就可以收成了,炒蛋超級香!
如果是北部地區的朋友,冬天種其實也沒問題,只是生長速度會稍微慢一點。但要注意寒流來的時候,可以幫韭菜蓋個簡單的防風網,避免被冷風吹到葉子變黃。中南部就比較幸福啦,幾乎全年都可以種,只要避開7-8月那種大太陽的日子就好。
這邊幫大家整理個簡單的種植時機表:
地區 | 最佳種植期 | 注意事項 |
---|---|---|
北部 | 9月-隔年4月 | 寒流來要防風 |
中部 | 9月-隔年5月 | 夏季需遮陰 |
南部 | 10月-隔年6月 | 避開雨季積水 |
高山地區 | 4月-10月 | 注意日夜溫差 |
種韭菜其實很簡單,重點是要選對時間。像我鄰居阿伯說的:「韭菜就像台灣人一樣韌性很夠啦!」只要不要在大熱天或寒流來的時候硬種,基本上都會成功。種下去記得保持土壤濕潤但不要積水,偶爾施點有機肥,很快就能收成囉!
陽台種韭菜真的可行嗎?小空間種植秘訣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陽台種韭菜真的可行嗎?小空間種植秘訣」,其實韭菜超適合台灣居家種植的啦!這種耐操的蔬菜不用太大空間,陽台角落放個盆子就能種,而且割了又長、長了又割,根本是懶人農夫的救星。我自家陽台就種了兩盆,炒蛋時隨手剪一把,新鮮又方便,完全不用跑菜市場。
想要在陽台成功種出韭菜,選對品種超重要。台灣常見的韭菜有寬葉和細葉兩種,寬葉的比較耐熱,適合南部天氣;細葉的香氣濃,但怕太曬。建議新手可以先從寬葉種起,等摸熟習性再挑戰其他品種。種子播種雖然便宜,但發芽時間長,直接買韭菜根來種會快很多,大概兩週就能收成第一次。
品種特性 | 寬葉韭菜 | 細葉韭菜 |
---|---|---|
耐熱程度 | ★★★★☆ | ★★☆☆☆ |
香氣濃度 | ★★★☆☆ | ★★★★☆ |
生長速度 | 快 | 中等 |
適合地區 | 全台 | 北部較佳 |
種植容器不用太講究,保麗龍箱、塑膠盆甚至廢棄的收納箱都可以,重點是要有排水孔。土壤建議用培養土混一點沙土,這樣排水性比較好,韭菜最怕積水爛根。我還會在土裡拌些咖啡渣或蛋殼粉當天然肥料,韭菜會長得特別肥美。記得每天至少要曬4小時太陽,但夏天正午要稍微遮陰,不然葉子容易焦黃。
澆水是成敗關鍵,很多人以為多澆水長得快,結果反而把韭菜淹死。其實土表乾了再澆透就好,夏天大概1-2天一次,冬天可以3-4天一次。採收時用剪刀離土面2-3公分處平剪,留一點莖部很快就會再冒新芽。每次收成後記得追肥,我用自製的廚餘液肥或市售有機肥都可以,這樣韭菜才會愈割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