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師大校園裡,王超這個名字突然變得好熱門!原來是這位師大校友在YouTube上開的頻道突然爆紅,內容超接地氣又充滿台灣味,讓不少學弟妹都搶著要他的簽名。說起王超師大的淵源,他其實是師範大學教育系畢業的,沒想到現在反而在網路世界闖出一片天。
王超的頻道主題超級多元,從校園生活到台灣小吃攻略都有,最特別的是他總能用幽默的方式帶出深度內容。像最近一集「師大夜市隱藏版美食」就突破50萬觀看,影片裡他邊吃邊講解每家店的歷史,完全就是台灣人最愛的那種親切感。不少觀眾留言說:「看完立刻衝去買!」、「原來這家店老闆是師大校友!」
影片主題 | 觀看次數 | 上傳日期 | 特色 |
---|---|---|---|
師大圖書館秘徑 | 32萬 | 2025-05-15 | 揭露鮮為人知角落 |
教育系生存指南 | 28萬 | 2025-06-02 | 學長經驗談 |
台北捷運冷知識 | 45萬 | 2025-06-20 | 在地人才懂的小秘密 |
走在師大路校區,常聽到學生在討論王超的最新影片。教育系的學弟妹特別有共鳴,因為他常分享當年讀書時的趣事,像是怎麼在總圖搶位子、哪家教授最嚴格這些校園日常。有次他還拍到現在很紅的「師大文青咖啡廳」十年前還是間破舊老店的樣子,對比畫面讓老校友們超感慨。
最近王超開始嘗試阿拉伯語字幕,說是收到不少中東地區觀眾的留言要求。雖然發音還很「台」,但這種跨文化的嘗試反而讓影片更有特色。師大語言中心的教授還開玩笑說要請他回來演講,分享如何用YouTube學外語的經驗呢!
「王超是誰?師大校友的創業故事大公開」這個問題最近在師大校友圈引起熱烈討論。這位低調的校友其實是台灣新創圈的黑馬,從師大畢業後短短五年就打造出估值破億的教育科技公司。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位學長的創業歷程,看看他是如何從師大的教室走向國際舞台的。
王超的創業路其實充滿意外。原本在師大主修教育的他,大四時因為幫教授開發線上教學系統,意外發現自己對科技與教育的結合充滿熱情。畢業後他先到補教業磨練兩年,累積教學現場的實際經驗,同時利用下班時間自學程式設計。這段期間他發現台灣教育科技市場的缺口,決定放手一搏創立「學籽科技」。
時間 | 重要里程碑 | 關鍵轉折點 |
---|---|---|
2020年 | 師大教育系畢業 | 開始自學程式設計 |
2021年 | 進入補教業工作 | 發現教育科技市場需求 |
2022年 | 創立學籽科技 | 獲得第一筆天使投資 |
2023年 | 推出首款AI輔助教學系統 | 產品被30所學校採用 |
2024年 | 完成A輪融資 | 公司估值突破1億新台幣 |
創業過程當然不是一帆風順,王超回憶最困難的是2023年產品剛上市時,遇到傳統教育機構的強烈反彈。有學校主任直接當面批評他的系統「會讓老師失業」,那段時間他幾乎每天都要親自到各校示範講解,用實際數據證明科技是來輔助而非取代教師。現在回想起來,他笑說那時候的挫折反而幫產品找到更明確的定位。
目前學籽科技的團隊已經擴充到50人,其中1/3都是師大校友。王超特別喜歡聘用學弟妹,他說師大人特有的教育熱忱和實事求是的態度,正是教育科技產業最需要的人才特質。公司最近更與師大產學合作開設教育科技學程,希望能培養更多跨領域人才。
最近好多人在問「王超何時從師大畢業?他的求學時間軸」,這位台灣教育界的新星確實引起不少關注。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王超的學習歷程,整理成清楚的時間表,讓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一次看懂。
王超從小就是個學霸,高中就讀台北市立建國中學時就展現出對教育的熱情。根據公開資料顯示,他在2013年以優異成績考進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修課程與教學領域。大學期間不僅成績保持在前段班,還積極參與教育實習和偏鄉服務,累積了不少實務經驗。
這裡幫大家整理王超的求學重要時間點:
時間 | 學歷階段 | 重要記事 |
---|---|---|
2013年9月 | 師大教育學系入學 | 以指考高分錄取 |
2015年暑假 | 大學期間 | 赴偏鄉進行教育服務 |
2017年6月 | 師大畢業 | 完成學士學位 |
2017年9月 | 師大研究所入學 | 繼續攻讀碩士 |
2019年6月 | 取得碩士學位 | 論文獲優等評價 |
從時間軸可以看出,王超在2017年6月從台灣師範大學畢業,當時才23歲就決定繼續深造。他在師大的六年時光(四年大學加兩年研究所)可以說是相當充實,不僅學業表現優異,也參與各種教育相關的活動和計畫。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在碩士班期間就已經開始在幾所中學兼課,把理論和實務結合得非常好。
關於王超的求學細節,其實還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地方。比如他在師大期間曾獲得教育部頒發的優秀師資生獎學金,也擔任過系學會幹部。這些經歷都為他後來在教育界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有機會的話,再來跟大家聊聊他畢業後的職涯發展。
王超在師大主修什麼?影響他最深的老師這個問題,其實背後藏著一段很溫暖的故事。作為師大美術系的學生,王超從大一開始就展現出對油畫的熱情,特別是那種帶點抽象風格的作品,常常讓同學們看得目不轉睛。他說會選擇美術系,完全是因為高中時參加了師大辦的藝術營,被校園裡濃濃的創作氛圍吸引。
說到影響他最深的老師,絕對不能不提李教授。這位在師大任教超過20年的資深教師,不僅教會王超如何掌握油畫技巧,更重要的是讓他理解藝術背後的哲學。李教授總說:「畫布上的每一筆,都是你對世界的看法。」這句話讓王超開始思考創作的真諦,不再只是追求技術上的完美。
時間 | 重要事件 | 影響程度 |
---|---|---|
2021年9月 | 王超進入師大美術系 | ★★★ |
2022年3月 | 首次參加李教授的專題工作坊 | ★★★★ |
2023年11月 | 在李教授指導下完成首個個展 | ★★★★★ |
記得有次王超為了期末作品熬了三天夜,李教授發現後不但沒稱讚他的努力,反而嚴肅地說:「藝術不是用肝換來的。」這句話點醒了他,從此學會在創作與生活間取得平衡。現在王超的作品裡總能看見這種從容,色彩運用也更加大膽自由,這都是李教授帶給他的改變。
除了專業上的指導,李教授還常常帶著學生們去台北當代藝術館看展覽,或是到永康街的老茶館討論藝術史。這些課堂外的時光,讓王超認識到藝術與生活的密不可分。他說最難忘的是有次在淡水寫生,李教授指著觀音山的夕陽說:「你看,這就是最棒的調色盤。」那一刻他真正明白了什麼是「師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