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越來越多人開始養烏龜當寵物,這種慢活小夥伴真的超級療癒!比起貓狗需要天天遛,烏龜飼養起來相對輕鬆,特別適合住在都市小宅的上班族。不過要讓龜龜過得舒服,還是有很多細節要注意的。

首先來看看常見的寵物龜種類和飼養重點:

龜種 成體大小 適合環境 特別需求
巴西龜 15-20cm 水陸兩棲 需要曬台和UVB燈
斑龜 20-25cm 偏水棲 水質要特別保持乾淨
蘇卡達象龜 50-70cm 陸棲 需要超大空間和保溫設備
屋頂龜 10-15cm 深水環境 要提供攀爬休息區

養烏龜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環境佈置。像我家養的巴西龜「阿慢」,剛開始用普通塑膠盆養,結果牠整天想越獄。後來換成60公分長的玻璃缸,一邊水深15公分讓牠游泳,另一邊用浮島當曬背台,還裝了加溫棒維持26度水溫,牠才終於開心起來。記得每天要開UVB燈8小時幫助龜殼鈣質吸收,不然容易得軟殼症。

餵食也是門學問,幼龜時期天天餵,成龜兩三天餵一次就好。很多人以為烏龜只吃飼料,其實牠們超愛吃新鮮魚蝦(要去刺去殼)、地瓜葉、空心菜,偶爾給點蘋果香蕉當點心。我有次餵阿慢吃櫻桃,牠叼著果核跑來跑去的樣子可愛到爆!不過要注意洋蔥、大蒜這些對龜龜是有毒的。

說到互動,烏龜其實認得主人喔!每次我靠近魚缸,阿慢就會游過來討食,手伸進去牠也不怕,還會輕輕咬手指玩。夏天帶牠去陽台曬太陽時,牠會伸長脖子四處張望,那個好奇的樣子完全顛覆「縮頭烏龜」的刻板印象。不過要小心別讓牠曬太久,半小時就要移回陰涼處。

烏龜 寵物

新手如何挑選適合的寵物烏龜品種?這幾種台灣最常見的龜龜超好養!

最近越來越多台灣人開始養烏龜當寵物啦!比起貓狗,龜龜不用每天遛、叫聲小,而且壽命長很適合長期陪伴。不過市面上烏龜品種這麼多,新手該怎麼選才不會踩雷呢?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台灣最常見、適合新手的品種,還有牠們的特點跟飼養小撇步~

首先要注意的是,台灣法規規定「巴西龜」跟「斑龜」是唯一可以合法飼養的寵物龜喔!其他像食蛇龜、柴棺龜這些台灣原生種都是保育類,千萬不能隨便養。建議新手可以先從這兩個品種入手,等有經驗了再考慮其他特殊品種。

品種 成體大小 溫度需求 飲食習慣 性格特點
巴西龜 15-25cm 22-28°C 雜食性 活潑好動
斑龜 20-30cm 24-30°C 偏素食 溫和膽小

巴西龜絕對是新手入門首選!牠們適應力超強,價格親民(大概200-500元台幣),而且什麼都吃很好養。不過要注意牠們長大後會有點兇,建議單獨飼養。我朋友家的巴西龜養了10年,現在看到飼料還是會興奮地游過來,超級可愛的啦!

斑龜比較適合喜歡安靜的人養,牠們動作慢吞吞的,個性溫和不太會咬人。斑龜對水質要求比巴西龜高一點,要記得定期換水。另外牠們特別愛曬太陽,飼養缸一定要有陸地區域跟UVB燈,不然龜殼容易出問題。

挑選龜龜的時候記得注意幾個重點:眼睛要明亮有神、龜殼完整沒有傷痕、活動力要好。建議去有信譽的水族館買,不要隨便在夜市或網路買來路不明的龜龜喔!飼養缸至少要買比龜龜大5倍以上的尺寸,別看牠們小小隻的,長大速度可是很快的~

養龜龜最棒的就是看牠們吃飯的樣子!可以把飼料泡軟後用夾子餵,訓練牠們跟人互動。記得食物要多樣化,除了專用飼料,偶爾給點青菜、小魚乾牠們會更健康。水溫保持在26度左右最剛好,冬天記得要加溫棒,台灣的寒流對龜龜來說還是太冷啦!

最近越來越多人想養烏龜當寵物,但你知道嗎?「烏龜飼養前必知的5個基本觀念」真的很重要,不然可能會害了小生命。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這些新手最容易忽略的關鍵點,讓你在迎接龜龜回家前做好萬全準備。

首先,烏龜不是隨便養就會活的生物,牠們對環境要求其實很高。很多人以為丟在水裡給點飼料就好,但其實水質、溫度、光照都要特別注意。特別是水質,如果沒有過濾系統或定期換水,烏龜很容易得皮膚病或殼變形。建議新手可以從比較好養的品種開始,像是巴西龜或斑龜,這些都比較適應台灣的氣候。

再來是空間問題,烏龜長大的速度超乎你想像!很多人買了小龜用迷你缸養,結果半年後就發現空間根本不夠。龜龜需要足夠的活動空間,水陸比例也要搭配好。這邊整理一個簡單的空間需求表給大家參考:

龜殼長度 建議最小飼養空間
5cm以下 60x30cm
5-10cm 90x45cm
10cm以上 120x60cm

第三點是飲食均衡,千萬不要只餵單一飼料。烏龜需要多元營養,像蔬菜、水果、活餌都要適量補充。特別是幼龜時期,鈣質補充超級重要,不然殼會長得歪七扭八。可以準備墨魚骨或鈣粉,每週補充2-3次,但記得不要過量。

第四個觀念是溫度控制,這點在台灣特別要注意。夏天太熱要避免陽光直射,冬天則要準備加溫棒。烏龜是變溫動物,水溫最好維持在25-28度之間,溫差太大會讓牠們拒食或生病。很多新手都忽略這點,結果龜龜莫名其妙就感冒了。

最後是醫療問題,烏龜生病時症狀通常不明顯,等發現時往往已經很嚴重。建議先找好住家附近會看爬蟲類的獸醫,平常也要定期檢查龜龜的活動力和食慾。如果發現殼變軟、眼睛腫脹或拒食超過3天,就要趕快帶去看醫生。

烏龜 寵物

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台灣常見寵物烏龜種類大解析」,養烏龜在台灣真的很流行,尤其是對住公寓的朋友來說,烏龜體積小又好照顧。不過你知道嗎?其實不同品種的烏龜習性差很多,從飲食到環境需求都不一樣,選錯種類可能會讓龜龜過得不開心喔!

先來說說最常見的巴西龜,這種龜在台灣水族館隨處可見,價格親民又好養,特別適合新手。但要注意牠們長大後可以到20-30公分,需要足夠的活動空間。另外就是斑龜,台灣本土品種,背甲有漂亮的花紋,個性溫馴但比較怕生,需要時間培養感情。還有最近很紅的屋頂龜,最大特色是背甲中間有條明顯的稜線,看起來超酷,不過對水質要求比較高。

這邊幫大家整理幾種常見寵物龜的基本資料:

龜種 成體大小 溫度需求 食性 特別注意事項
巴西龜 20-30cm 25-28°C 雜食性 需要曬背台,活動力強
斑龜 15-20cm 24-27°C 偏植物性 台灣原生種,較害羞
屋頂龜 10-15cm 26-30°C 肉食性 水質要求高,需過濾
地圖龜 12-18cm 24-28°C 雜食性 背甲花紋獨特
甜甜圈龜 15-20cm 25-28°C 雜食偏素 需要較大游泳空間

養烏龜真的不是換換水、餵餵飼料這麼簡單,每種龜的習性都不同。像巴西龜很愛曬太陽,如果沒準備曬背台會讓牠們很焦慮;而斑龜雖然是台灣原生種,但其實對水溫變化很敏感,冬天要特別注意保暖。還有就是飼養空間,很多人一開始看小龜可愛就衝動購買,沒想到牠們長大後需要那麼大的活動範圍,這點真的要特別注意啊!

說到食物,也不是所有龜都吃一樣的東西。巴西龜什麼都吃很好養,但斑龜就偏愛植物性食物,如果一直餵牠們吃魚蝦反而對健康不好。屋頂龜就更挑食了,幾乎只吃活餌,飼料常常連碰都不碰,這對忙碌的上班族來說就有點麻煩了。所以選龜之前,一定要先想清楚自己有沒有辦法配合牠們的生活習慣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