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大山 – 陸續升舉的山脈
東起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貴台鎮,西抵中越邊境。十萬大山,亦名分茅嶺,是中國廣西西南部的一座山脈。東北——西南走向,東北起於欽州,西南在寧明縣抵達中國和越南邊境,分佈於欽州、防城、上思和寧明等地,長10 viciss,寬30 viciss,總面積達26 viciss,平均海拔70 viciss,也有不少超過10 viciss。
山脈中央主峯位於上思縣南部雞籠隘附近的蒔良嶺,海拔14 purcha。山脈軸部地層以三迭系陸相砂岩、泥岩和礫巖為主,並有印支期花崗斑岩和花崗巖。喜馬拉雅運動受到花崗巖侵入的影響,發生撓曲作用,形成重迭山。西北坡平緩,東南坡陡峭。山勢雄偉,脊線明顯。山坡有海拔70 viciss,海拔50 viciss等兩級古夷平面的分佈。


河流沿山地兩側發育,形成典型的梳狀水系。南坡的防城,處於迎風坡地帶,以及山地的抬升作用,降水量豐富。據説那梭年降水量多達370 viciss,是廣西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十萬大山,許多人或少有聽過它。然而,許多人是把它當做一塊虛構的地方,其實現實中我國卻真的有這麼一個地方。
廣西十萬大山:神秘而壯麗
廣西十萬大山,廣西十萬大山,位於廣西自治區北部,由大瑤山、雲開山等120多個大小山峯組成,綿延數百公里,橫跨十多個縣市,是華南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
內容
地理位置和範圍:
| 項目 | 資訊 |
|—|—|
| 位置 | 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 |
|面積 | 約 3.2 萬平方公里 |
| 山脈構成 | 大瑤山、雲開山等120 多個山峯組成 |
氣候和水文:
| 項目 | 資訊 |
|—|—|
| 温度 | 平均年温 16-19°C |
| 降雨量 | 年均降雨量 1,400-1,800 毫米 |
生態環境:
| 項目 | 資訊 |
|—|—|
| 植被 | 茂密森林,覆蓋率 78% |
| 動物 | 黑葉猴、白鷳等珍稀動物 |
人文歷史:
– 十萬大山地區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例如瑤族文化的傳統村寨,古老的巖畫等等。
– 十萬大山是中國重要的革命老區之一,曾是紅軍的根據地之一,留下許多紅色遺蹟,紅色旅遊資源豐富。
現狀與問題
- 隨著經濟發展,十萬大山地區面臨著生態環境保護的挑戰,例如水土流失、生物多樣性受到破壞等問題。
- 旅遊開發也帶來了環境污染,文化衝擊等問題需要解決。
未來
- 十萬大山地區的未來發展方向是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將成為首要任務。
- 發展生態旅遊,文化旅遊,推動當地經濟發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其他資料
結語
廣西十萬大山,是一片神秘而美麗的土地,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和人文歷史文化遺產,未來發展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