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裝修房子時才發現,原來廁所門寬度是個容易被忽略卻很重要的細節。一般台灣常見的廁所門寬度大約在60-75公分左右,但這個尺寸其實會影響到很多日常使用的情況,特別是家裡有長輩或行動不便者的時候。

先來看看常見的廁所門寬度標準:

類型 建議寬度 適用情況
標準門 60-65cm 一般家庭使用
無障礙門 75cm以上 輪椅使用者
公共廁所 80-90cm 商業空間使用

說到這個,我朋友阿明前陣子就遇到一個狀況。他家裡裝修時沒特別注意廁所門寬度,結果後來阿公要換輪椅時才發現門太窄,輪椅根本進不去,最後只好把整個門框打掉重做,多花了好幾萬塊。所以建議大家在規劃時就要先想清楚,特別是家裡有老人家的話,最好選擇75公分以上的寬度會比較保險。

另外要注意的是,測量廁所門寬度時不能只看門板本身,還要考慮門框和牆壁的厚度。有些老房子的門框特別厚,實際可通過的寬度會比想像中少個5-10公分。我自己的經驗是,最好拿捲尺實際量過幾次,確認輪椅或嬰兒車這些大件物品能不能順利進出,才不會等到要用時才發現問題。

現在新建案比較注重無障礙空間,很多建商都會把廁所門寬度做到80公分以上。不過如果是中古屋或自己裝修,就要特別留意這個細節。像我家上次翻修時,設計師就建議把主臥廁所門加寬到78公分,雖然犧牲了一點點空間,但現在推嬰兒車進出真的方便很多。

廁所門寬度

為什麼廁所門寬度會影響使用舒適度?原來這些細節超重要!

大家有沒有遇過上廁所時,門太窄卡卡的感覺?為什麼廁所門寬度會影響使用舒適度?其實這跟我們日常動作的空間需求有很大關係。一般來說,台灣常見的廁所門寬度在60-80公分之間,但這個數字可不是隨便訂的,而是考慮到人體工學和實際使用狀況。想像一下,當你手上拿著包包或購物袋要進廁所,如果門太窄,光是轉身就會很彆扭,更別說有些媽媽還要帶小朋友一起上廁所,空間不夠真的會很困擾。

說到廁所門的設計,其實還有很多眉角要注意。比如說門的開啟方向也很關鍵,向內開的門雖然節省空間,但萬一有人在裡面發生意外,向外開的門會比較容易救援。另外,門把的高度和形式也會影響使用便利性,特別是對老人家或行動不便的人來說,這些細節都馬虎不得。

下面這個表格整理了幾種常見情境對廁所門寬度的需求:

使用情境 建議最小寬度 舒適寬度
一般成人使用 60cm 70-75cm
攜帶大型物品 65cm 80cm
輪椅使用者 85cm 90cm
親子共同使用 70cm 80cm

除了寬度之外,廁所門的材質也很重要。現在很多公共場所會用防潮的塑鋼門,但有些家庭還是喜歡木門的質感。不過要提醒的是,台灣氣候潮濕,木門如果沒做好防潮處理,用久了容易變形,反而會讓門縫變大或開關不順。另外有些設計會在下緣留通風縫,這個縫隙的大小也要注意,太大會影響隱私,太小又達不到通風效果,真的是處處都是學問啊!

說到實際使用經驗,很多人應該都有在狹小廁所裡「卡關」的經驗。特別是穿厚外套或是背著後背包的時候,轉身都覺得困難。有些餐廳或百貨公司的廁所為了節省空間,把隔間做得很擠,結果反而讓使用者覺得很壓迫。其實適當的門寬不僅關係到舒適度,也跟安全性有關,萬一發生緊急狀況,足夠的空間才能讓人員順利進出救援。這些都是設計時不能忽略的重點。

最近有朋友在裝修房子時遇到一個小困擾,就是不知道如何測量家裡廁所門的實際寬度?其實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還真有不少細節要注意。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實用技巧,讓你在家也能輕鬆量出精準的門寬尺寸。

首先最重要的是準備工具,建議使用金屬捲尺會比布尺來得準確。記得要從門框的內側開始量,也就是門扇實際開啟的空間。很多人會犯的錯誤是直接量門扇本身的寬度,這樣會忽略門框和安裝間隙的空間。實際測量時,最好在門框的上、中、下三個位置各量一次,因為老房子的門框可能會有點變形。

測量時要注意這些小細節:

測量位置 注意事項
門框頂部 站穩椅子,保持捲尺水平
門框中段 避開門鎖和鉸鏈位置
門框底部 注意地面是否平整,避免傾斜

如果是要換新門的話,記得實際門寬要減掉1-2公分作為安裝間隙。比如量出來是75公分,那麼買73-74公分的門會比較合適。另外也要注意門的開啟方向,是左開還是右開,這個會影響到後續採購和安裝。

有些老房子的廁所門會比較窄,可能只有60公分左右,這種情況下要特別注意新門的尺寸是否合適。現在市面上有專門為小空間設計的折疊門或推拉門,也是不錯的選擇。量好尺寸後,建議拍照記錄下來,這樣去建材行選購時就不會搞混了。

廁所門寬度

裝修時該怎麼決定廁所門的合適寬度?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其實要考慮的細節還真不少。首先最基本的就是要量好現場尺寸,特別是老房子常常會有牆面不平或角度歪斜的問題,建議用雷射水平儀確認實際可用空間。一般來說,標準廁所門寬度落在60-75公分之間,但實際選擇時還要看家裡成員的使用需求。

常見廁所門寬度參考表

門寬類型 適用情況 注意事項
60-65cm 單人使用、空間受限 輪椅進出較困難
70-75cm 大多數家庭適用 需預留門把旋轉空間
80cm以上 無障礙設計需求 要確認牆體結構強度

除了寬度數字,門的開啟方式也很關鍵。推拉門雖然省空間,但密封性較差;平開門要注意會不會卡到馬桶或洗手台。我自己裝修時就遇過門打開剛好撞到洗手台的尷尬情況,後來是改用外開式才解決。另外現在很流行做隱藏門設計,這種就要特別注意五金件的耐用度,畢竟廁所濕氣重容易生鏽。

材質選擇上,台灣氣候潮濕,建議用防潮性能好的塑鋼門或鋁合金門。預算夠的話可以考慮實木門,但一定要做防潮處理。記得門檻高度也要配合,太高容易絆倒,太低又怕水會溢出來,通常抓1-2公分最剛好。最後提醒,裝門前一定要先確認好馬桶、洗手台這些大型衛浴設備的位置,不然等門裝好才發現開關不順就麻煩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