幢棟定義傻傻分不清?台灣人常用建築單位一次搞懂

在台灣討論建築物時,常常會聽到「幢」和「棟」這兩個單位,但很多人其實不太清楚它們的幢 棟 定義差在哪。其實這兩個詞在台灣建築法規和日常用法上有些微妙的差異,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先說說「棟」這個字,在台灣建築法規裡通常是指「結構獨立」的建築物。比如說一個社區有好幾棟大樓,每棟都有自己的出入口和結構系統。而「幢」這個詞在法規上比較少用,但在民間常被當作「棟」的同義詞,或是用來指「同一棟建築內的不同區塊」。舉個例子,我們可能會說「這棟大樓有A、B、C三幢」,意思就是這棟建築分成三個獨立區段。

用詞 官方定義 民間用法 使用頻率
結構獨立的建築物 整座建築
較少明確定義 建築內的區段/同義於”棟”

在實際生活中,台灣人比較習慣用「棟」來稱呼整座建築物。像是看房時常聽到「這棟大樓屋齡幾年」、「隔壁棟的房價多少」這樣的說法。而「幢」在口語上就比較少用,通常出現在比較正式的文書或建築圖說裡。不過要注意的是,有些建案為了聽起來氣派,會特別用「幢」來命名,像是「皇家庭園首幢」之類的,這時候就純粹是行銷用語了。

另外在建築執照申請時,政府文件上通常會用「棟」來作為計算單位。比如說一個建案要申請建造執照,上面會寫「核准新建3棟15層集合住宅」。而「幢」在官方文件上比較少出現,反而是在地政登記或房屋稅單上偶爾會看到,這時候通常是指建築物內的不同區段或門牌劃分。所以下次看到這兩個字時,可以稍微留意一下出現的場合,就能更清楚它們的差別啦!

幢 棟 定義

什麼是『幢』跟『棟』?建築用語大解析!這兩個詞在台灣的建築討論中經常出現,但很多人其實搞不清楚它們的差別。今天就來幫大家釐清這兩個容易混淆的用詞,下次看房或討論建築時就不會再搞錯啦!

首先來說說『棟』,這個詞在台灣比較常見,通常用來指稱一整棟獨立的建築物。比如我們常說的「這棟大樓」、「那棟公寓」,都是指完整的建築體。『棟』強調的是建築物的整體性,從地基到屋頂都算在內。在建築執照或地籍資料上,也多用『棟』來登記。

而『幢』的用法就比較特別了,它通常是指建築物中「可以獨立使用的部分」。舉例來說,一棟大型社區可能有好幾幢,每幢有自己的出入口和公共設施。或者像有些連棟透天厝,外觀看起來是一整排,但實際上分屬不同屋主,這時就會用『幢』來區分。

用詞 主要用法 使用場合 舉例
指完整獨立的建築物 日常對話、建築登記 「這棟大樓有20層」
指建築物中可獨立使用的部分 建築規劃、產權區分 「社區共有5幢,每幢12戶」

在實際使用上,台灣人比較習慣用『棟』,『幢』反而比較少出現在日常對話中。不過在看建築圖說或法律文件時,還是會遇到這個字。另外要注意的是,有些建案會刻意用『幢』來營造高級感,像是「豪華雙幢別墅」,其實就是指兩戶連在一起的透天厝啦!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個有趣的現象。有些老一輩的台灣人會用『棟』來指稱比較大的建築,用『幢』來說小一點的,但這其實不是正式的分法。現在新建案為了行銷,常常把『幢』用在比較高級的建案名稱上,讓整個案子聽起來更有質感。所以下次看到建案廣告寫「尊爵三幢」,別以為是什麼特別的建築類型喔!

台灣人為什麼容易搞混『幢』和『棟』?這個問題其實跟我們日常用語習慣有很大關係。在台灣,大家講到建築物時,常常會聽到「這棟大樓」、「那棟公寓」,但偶爾也會冒出「這幢別墅」的說法,搞得很多人一頭霧水。其實這兩個字在用法上確實有微妙差異,只是現代口語中界線越來越模糊,才會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從字源來看,「棟」原本是指房屋的主梁,後來引申為計算房屋的單位,像是「一棟房子」;而「幢」最早是指佛教的經幡或旗幟,後來才被拿來當作建築物的量詞。有趣的是,這兩個字在台灣的使用其實有地域性的差別,老一輩的南部人可能比較習慣用「幢」,北部人則多用「棟」。不過現在年輕人已經不太在意這種區別了,反正聽得懂就好啦!

比較項目
原始意思 房屋主梁 佛教經幡
常見搭配 大樓、公寓 別墅、豪宅
使用頻率 較高 較低
地域偏好 北部多用 南部多用

另外一個讓人混淆的原因是媒體的用法不一致。有時候同一家新聞台報導建案,上午用「棟」,下午又變成「幢」,連記者自己都可能搞不清楚。房仲業者也常常混著用,畢竟對他們來說,能把房子賣出去比較重要,用哪個量詞反而沒那麼講究。這種混亂的狀況久了,大家自然就習慣兩個字隨便用,反正意思差不多嘛!

建築業的朋友告訴我,其實在正式文件上還是有區別的。「棟」通常用在連棟式建築,像是社區大樓的A棟、B棟;「幢」則多用於獨立建築物,像是獨幢別墅。不過這種專業區分對一般人來說太細了,我們買房子的時候根本不會去注意契約書上寫的是「棟」還是「幢」,只要房子喜歡、價格合理就好,誰管它用量詞啊!

幢 棟 定義

買房時該怎麼分辨『幢』和『棟』?這個問題其實困擾過不少首購族,畢竟在看房時常聽到「這幢很搶手」或「那棟公設比較好」,但到底差在哪裡?今天就來用台灣人熟悉的說法幫大家釐清,下次看房時就不會霧煞煞啦!

首先從建築結構來看,『幢』通常指的是「獨立的一整棟建築」,像是社區裡完全分開的幾座大樓,每座就是一幢。而『棟』比較常用在「同一建築物中的不同區塊」,比如一幢大樓裡可能有A棟、B棟、C棟這樣區分。簡單來說,幢是「大單位」,棟是「小單位」啦!

這邊幫大家整理個對照表,看完就秒懂:

比較項目
使用場合 獨立建築物 同一建築物的分區
常見說法 「這幢大樓」 「A棟電梯」
規模大小 較大(整座建築) 較小(建築部分)
舉例說明 社區有3幢大樓 每幢大樓分2棟

實際看房時可以注意建商的規劃圖,通常會標示「幢別」和「棟別」。像有些大型社區可能有好幾幢,每幢又分成前後棟或左右棟。仲介帶看時如果說「這幢的B棟」,就是指這座大樓的B區塊,這樣以後聽到就不會搞混了。

另外要提醒的是,台灣有些建案會把「幢」和「棟」混用,尤其是規模較小的社區。建議可以直接問清楚建築的實際分區方式,畢竟買房是大事,確認清楚才不會影響到未來登記或管理費分攤這些細節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