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學雞」呢個話題喺台灣好紅,特別係東華大學開咗「生活養雞學」之後,成班學生真係要跟住「雞老師」學嘢。你冇聽錯,而家連雞都可以做老師,仲要教埋啲生活智慧,真係估佢唔到!

講起雞嘅智慧,其實好多人都有誤解。下面整理咗幾個關於雞嘅冷知識,可能會顛覆你嘅想像:

迷思 事實 實際觀察
雞好蠢 雞嘅記憶力同學習能力比狗更強 實驗證明雞能記住100+張臉孔
雞只會食同瞓 有複雜社交行為同情緒表達 會安慰同伴、記仇長達2年
雞唔識解決問題 能使用工具同簡單算數 會用樹枝挖蟲、能區分數量多寡

東華大學嗰堂養雞課之所以咁受歡迎,除咗可以近距離觀察雞嘅行為,仲有好多實用技巧。例如點樣從雞嘅叫聲判斷佢哋嘅心情,或者點樣用食物引導佢哋建立規律作息。有學生分享話,原來雞都好有個性,有啲特別貪食,有啲就鍾意獨處,同人類真係好似。

而家台灣唔少農場都開始搞「雞隻觀察體驗」,特別適合帶小朋友去玩。好似新竹富田農場就有設計教案,教細路點樣從餵雞過程學習責任感。最有趣係睇到雞群嘅社會階級,邊隻係大佬、邊隻成日被欺負,細路睇完都會好有共鳴。

講到細路,不得不提「小學雞」呢個詞。雖然原本係形容幼稚行為,但其實細路同雞真係有啲相似——都係好奇心爆棚、學習能力超強。有教育專家就建議,與其話人「小學雞」,不如學雞嗰種勇於嘗試嘅精神。雞仔學嘢嗰陣從來唔怕失敗,跌親又企返起身,呢種態度先最值得學習。

學雞

最近「為什麼現在大學生都在學養雞?東華大學課程爆紅原因」成為熱門話題,原來東華大學開設的「都市養雞實務課」意外紅出圈,連外校生都搶著旁聽。這門課不只教你怎麼養雞,還結合永續農業、食農教育等議題,讓學生從撿雞蛋開始,親身體驗食物生產過程,完全顛覆大家對傳統農學課程的想像。

東華大學這門課會爆紅不是沒原因,現在年輕人越來越重視環保與自給自足的生活型態。課程設計超實用,從雞舍搭建、飼料調配到疾病預防都包辦,學生還能把自己養的雞生的蛋帶回家。更酷的是,這門課還教你怎麼在都市陽台或頂樓養雞,完全符合現代人想當「都市農夫」的夢想。來看這門課到底在學什麼:

課程內容 實作項目 特色亮點
基礎禽類知識 雞舍DIY製作 使用回收材料環保又省錢
飼養管理技巧 每日餵食與健康檢查 學習觀察動物行為
永續農業概念 廚餘轉化雞飼料 減少食物浪費
產銷實務 校園雞蛋販售體驗 了解農產品定價與行銷

學生們瘋傳上課趣事,像是要凌晨5點收雞蛋、幫雞取名字培養感情,甚至還有「雞室友」會跑到教室窗邊探頭。這股養雞熱潮也反映年輕人對生活態度的轉變,不再只是追求都市便利,更想找回與土地的連結。東華大學農學院老師透露,開課初衷是希望打破「農業很土」的刻板印象,結果意外引發學生搶課,連雞都變成校園新網紅。

附近居民也發現有趣現象,現在大學生見面不是問「吃飯沒」,而是問「你家雞今天下幾顆蛋」。社群平台上更出現#大學生養雞日常 挑戰,分享各種創意雞舍和養雞糗事。這股風潮甚至蔓延到其他大學,據說已有學校在規劃開設類似課程,看來養雞真的要變成新一代大學生的必修學分了。

新手如何從零開始學養雞?5個必知基礎技巧

最近越來越多人想嘗試自己養雞,不管是為了新鮮雞蛋還是當寵物都很棒!但新手該怎麼入門呢?今天就來分享幾個超實用的基礎技巧,讓你第一次養雞就上手~

首先最重要的是選擇適合的雞種。台灣常見的蛋雞像是來亨雞、洛島紅都很會生蛋,每個月能產20-25顆;如果想養來當寵物,矮腳雞或烏骨雞個性溫馴又可愛。記得要根據你的需求來挑選,如果是住在都市公寓,更要考慮雞隻的體型和叫聲大小。

雞種 特點 產蛋量(每月) 適合環境
來亨雞 溫馴好養 20-25顆 鄉村/郊區
洛島紅 耐熱性強 18-22顆 各種環境
矮腳雞 體型小、叫聲小 10-15顆 都市/公寓
烏骨雞 觀賞價值高 8-12顆 庭院/陽台

再來是準備舒適的雞舍。雞舍不一定要很豪華,但基本條件要滿足:每隻雞至少要有0.3平方公尺的空間、通風良好、能遮風避雨。建議可以用木箱改造,底部鋪木屑或稻殼方便清理。記得要定期打掃,夏天要特別注意降溫,可以放盆水讓雞玩水消暑。

餵食管理也是關鍵!市售的雞飼料已經包含所需營養,但也可以補充一些天然食材:玉米粒、青菜葉、水果皮都是雞愛吃的。特別提醒:洋蔥、巧克力、生豆類對雞有毒,絕對不能餵!飲水器要每天換乾淨的水,夏天水量要加倍。

最後是日常照顧小技巧:每天早晚各檢查一次雞的健康狀況,看看羽毛是否蓬鬆、精神好不好。產蛋期的母雞需要更多蛋白質,可以在飼料裡加些魚粉或蚯蚓。如果發現雞一直啄自己的羽毛,可能是壓力太大或營養不夠,要趕快調整環境或飲食喔!

學雞

養雞達人教你:什麼時候是最佳餵食時間?這個問題其實關係到雞隻的健康和產蛋效率。很多新手養雞時都以為隨時餵食就好,但其實掌握正確的餵食時機,不僅能讓雞群長得更好,還能省下不少飼料錢呢!

一般來說,雞的生理時鐘很固定,最理想的餵食時間要配合牠們的活動模式。早上是天剛亮的時段最適合第一次餵食,因為雞隻經過一夜休息,這時候胃口最好。下午則建議在日落前2-3小時進行第二次餵食,讓牠們有足夠時間消化。

不同階段的雞也有不同的餵食需求,這裡整理一個簡單表格給大家參考:

雞隻類型 建議餵食次數 最佳時間點
幼雛雞 4-5次/天 每3-4小時一次
成長期雞 2-3次/天 清晨、中午、傍晚
產蛋母雞 2次/天 早上6-7點、下午3-4點
肉雞 自由採食 飼料桶保持8分滿

特別要注意的是夏天和冬天的餵食時間要稍微調整。夏天天氣熱,雞的食慾會下降,建議把主要餵食時間安排在比較涼爽的清晨和傍晚。冬天則可以稍微提前下午的餵食時間,因為天黑得早,要讓雞有足夠時間吃完飼料。

餵食量也要控制好,每次大概讓雞群在15-20分鐘內吃完的量最剛好。如果發現飼料剩很多,可能是給太多或雞隻健康出問題。另外,記得餵食前先檢查飲水是否充足,雞沒有水是吃不下飼料的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