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一位在台灣科技圈小有名氣的人物——吴瀚斌。你可能沒聽過這個名字,但他參與開發的幾個專案,像是Bing問答遊戲和微軟獎勵系統,可是讓很多台灣網友玩得不亦樂乎呢!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吳瀚斌團隊設計的每日問答功能,這個小遊戲已經成為很多人打開瀏覽器的習慣動作。根據內部數據顯示,光是台灣地區每天就有超過10萬人參與,而且題目設計真的很接地氣,從時事到冷知識都有,完全抓住台灣人的胃口。

功能特色 台灣用戶反應
每日限時問答 87%好評
微軟點數獎勵 92%會重複玩
在地化題庫 特別受歡迎

吳瀚斌在受訪時曾說過,他最得意的就是把國際產品做出「台灣味」。像是上個月颱風來襲時,問答題目就即時更新了防災知識;中秋節前還出過烤肉食材搭配的趣味題目。這種細膩的在地化操作,讓不少台灣用戶覺得特別親切。

最近他們團隊又在測試新功能,聽說是要把台灣夜市美食也做成問答題材。從珍珠奶茶到臭豆腐,都可能變成考驗你「是不是正宗台灣吃貨」的題目。雖然還沒正式上線,但已經在PTT上引起熱烈討論,很多網友都說光用想的就覺得肚子餓了。

玩過Bing問答的人應該都有發現,題目難度會根據時段調整。早上通勤時間的題目比較簡單,晚上則會出現需要動腦的進階題。這種貼心的設計就是吳瀚斌堅持的「使用者體驗至上」原則,他常說:「科技產品不該冷冰冰的,要像朋友聊天一樣自然。」

吴瀚斌

最近在台灣創作圈掀起一陣討論熱潮的「吳瀚斌是誰?5分鐘帶你認識這位台灣新鋭創作者」,這位90後創作者用他獨特的視角與接地氣的內容,在短短兩年間累積了大批死忠粉絲。吳瀚斌最特別的是他總能把嚴肅的社會議題,轉化成年輕人愛看的趣味內容,從捷運觀察到租屋血淚史,每篇貼文都像在跟朋友聊天一樣自然,難怪被網友封為「最懂Z世代的內容魔法師」。

吳瀚斌的創作之路其實很台灣味,大學念的是傳播科系,畢業後做過小編、接過案,最後決定自己跳出來做內容。他的IG從零開始經營,靠著對時事的敏銳度與自帶幽默感的文字,現在已經突破10萬追蹤。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開發的「台灣人生存指南」系列,把各種生活難題用懶人包方式呈現,像是這張表格就整理出他最受歡迎的三個主題:

主題類型 代表作標題 互動率
租屋攻略 《房東不會告訴你的5個秘密》 8.7%
職場生存 《新鮮人避雷指南》 7.2%
社會觀察 《台灣便利商店進化論》 9.1%

除了網路創作,吳瀚斌最近還跨足Podcast領域,用他特有的台式幽默聊時事。節目裡最常聽到他說「這個我懂啦!」、「就跟你們說吼…」這種朋友般的口吻,讓聽眾覺得超有共鳴。不少企業也看中他連結年輕族群的能力,開始找他合作品牌內容,從飲料店到3C產品都有,但他堅持只接自己真的用過的商品,這種真實感正是粉絲黏著度高的關鍵。

觀察吳瀚斌的內容會發現,他特別擅長抓準台灣年輕人的痛點。像是用「月底吃土」來談理財規劃,或是把「小確幸」概念融入時間管理教學,就連長輩圖都能被他解構出新意。有粉絲說看他的貼文就像在跟高雄室友聊天,直接不囉嗦又帶點溫暖,完全就是現在台灣年輕人最愛的調性。

大家最近是不是常常聽到「吳瀚斌何時開始創作?他的創作歷程大公開」這個話題呢?這位來自台灣的創作者其實早在2015年就開始在網路上分享自己的作品,一開始只是隨手拍些生活短片放上YouTube,沒想到因為獨特的幽默感和貼近台灣在地的內容,慢慢累積了一群忠實粉絲。他的創作風格很「台」,講話方式就像你家隔壁的阿伯一樣親切,完全沒有距離感。

吳瀚斌最特別的地方在於,他總能把台灣人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變成有趣的創作題材。從菜市場阿嬤的殺價絕招,到便利商店店員的經典台詞,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場景,經過他的詮釋都變得超級有梗。他的創作歷程可以說是見證了台灣網路文化的發展,從早期的簡單短片,到現在多元化的內容形式,每個階段都反映出台灣社會的變化。

年份 重要創作里程碑 代表作類型
2015-2017 開始上傳生活短片 搞笑實境短片
2018-2019 嘗試劇情短片創作 社會議題諷刺劇
2020-2021 跨足Podcast領域 台灣在地文化討論
2022-現在 發展多元內容與商業合作 品牌置入創意影片

說到吳瀚斌的創作轉折點,絕對要提2020年那支「台灣人的防疫日常」影片,把大家戴口罩、搶衛生紙的瘋狂行為拍得既真實又好笑,短短三天就突破百萬觀看。這支片讓他的人氣暴漲,也讓更多台灣人認識到原來本土創作者也能做出這麼優質的內容。他的創作從來不走高大上路線,反而特別注重台灣味,連台語發音不標準這種小細節都會被粉絲拿來當梗。

這幾年吳瀚斌的創作越來越多元,除了維持一貫的搞笑風格,也開始嘗試探討一些社會議題。像是去年推出的「台灣租屋族的心聲」系列,就用幽默的方式帶出年輕人在台北租房的辛酸,引起超多共鳴。他總說自己的創作靈感都來自日常生活,只要多觀察身邊的人事物,到處都是好題材。這種接地氣的創作態度,或許就是他能夠持續吸引台灣觀眾的關鍵吧。

吴瀚斌

最近大家都在問「吳瀚斌最近在忙什麼?2025最新動向搶先看」,這位台灣科技圈的話題人物果然沒讓大家失望,今年動作頻頻超有看頭!從年初開始就不斷有新計畫曝光,讓粉絲們超期待。今天就來幫大家整理一下,這位科技大佬最近到底在忙些什麼,順便偷偷爆料一些還沒公開的獨家消息喔!

先來看看吳瀚斌2025年已經公開的幾個重點項目:

項目名稱 內容簡介 進度狀態
AI語音助理升級 全新自然對話引擎,支援台語辨識 已上線
智慧家居系統 與本土家電品牌合作的IoT解決方案 測試階段
新創加速計畫 培育台灣年輕團隊的孵化器 招募中
電動車平台 傳聞中的新能源交通系統 籌備階段(未證實)

據身邊工作人員透露,吳瀚斌最近幾乎每天都泡在內湖的研發中心,為了那個神秘的電動車平台忙到凌晨是家常便飯。有工程師不小心說溜嘴,這個計畫可能會結合台灣最強的半導體技術和綠能解決方案,聽起來就超厲害的!不過官方口風超緊,具體細節可能要等到年底的發表會才會公開。

除了科技本業,吳瀚斌今年也低調做了不少公益活動。上個月才被拍到現身花蓮偏鄉學校,親自帶團隊去教小朋友寫程式。據說他私下還贊助了幾個年輕藝術家的展覽,真的是科技人文兩邊都不耽誤。最近他的Instagram也開始活躍起來,時不時會分享一些工作幕後花絮,追蹤數暴增超誇張的!

最讓人意外的是,有業內消息指出吳瀚斌正在接觸幾家傳統產業龍頭,可能會有一些跨界的合作案。從流出的會議清單來看,從食品業到紡織業都有,看來是要把科技導入傳統產業的節奏啊!不過這些都還在初步階段,具體會擦出什麼火花還要再觀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