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這個名字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每次抬頭看夜空,最容易被認出來的就是這七顆閃亮的星星啦!其實北斗七星的名稱在台灣我們都習慣叫「勺子星」,因為它真的長得像一個大湯匙掛在天上。不過你知道嗎?這七顆星星每一顆都有自己專屬的名字喔!
先來看看這七顆星星的正式名稱跟台灣人常用的暱稱對照表:
| 正式星名 | 台灣俗稱 | 星星特色 |
|---|---|---|
| 天樞 | 貪狼星 | 最亮的一顆,勺子口第一顆 |
| 天璇 | 巨門星 | 勺子口第二顆,指向北極星 |
| 天璣 | 祿存星 | 勺子轉彎處第一顆 |
| 天權 | 文曲星 | 勺子中間那顆,亮度較暗 |
| 玉衡 | 廉貞星 | 勺子柄第一顆,非常明亮 |
| 開陽 | 武曲星 | 勺子柄中間,仔細看是雙星 |
| 搖光 | 破軍星 | 勺子柄末端,像在搖動 |
小時候阿公常帶我去頂樓看星星,他總是指著北斗七星說:「你看那個勺子柄的方向啊,春天朝東、夏天朝南、秋天朝西、冬天朝北,跟我們農民曆講的一模一樣!」現在想起來,這些星星真的跟台灣人的生活智慧很有關係呢。
說到開陽星,它旁邊其實還藏著一顆小跟班叫做「輔星」,視力好的人可以試著找找看。以前沒有電燈的時候,台灣漁民出海都會靠北斗七星來辨認方向,特別是那顆最亮的貪狼星,根本就是海上的天然GPS。現在雖然有手機導航很方便,但偶爾抬頭看看這些老朋友,還是會覺得特別親切。
記得有次去合歡山露營,導遊教我們用北斗七星找北極星的方法:先把天璇和天樞連起來,往勺子口方向延伸五倍距離,就會看到一顆孤零零的亮星,那就是北極星啦!這個方法在台灣的山區或海邊都超實用的,下次大家夜遊時可以試試看喔。

北斗七星叫什麼名字?台灣人最常這樣稱呼它們。這七顆亮晶晶的星星在夜空中特別顯眼,從小到大我們都習慣用台語或國語的暱稱來叫它們,比正式的天文學名稱更親切有溫度。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這些台灣人常用的稱呼方式,還有它們背後的小故事。
在台灣,北斗七星最常被叫做「七娘媽星」,尤其是老一輩的人特別愛用這個稱呼。這跟民間信仰有關,傳說七娘媽是保護小孩的神明,而這七顆星星就像媽媽一樣守護著我們。另外也有人直接叫它「勺子星」,因為它的形狀真的超像一個大湯匙,這個說法在小朋友之間特別流行。
下面這個表格整理了台灣人常用的北斗七星稱呼,還有對應的星星編號和正式名稱:
| 台灣常用稱呼 | 星星編號 | 正式天文名稱 |
|---|---|---|
| 天樞 | α | 大熊座α星 |
| 天璇 | β | 大熊座β星 |
| 天璣 | γ | 大熊座γ星 |
| 天權 | δ | 大熊座δ星 |
| 玉衡 | ε | 大熊座ε星 |
| 開陽 | ζ | 大熊座ζ星 |
| 搖光 | η | 大熊座η星 |
除了表格裡的正式名稱,台灣鄉下還有很多有趣的叫法。像是我阿公都說「那七顆是豬哥星」,因為形狀像豬公的尾巴;也有人叫「犁頭星」,覺得它像農具的形狀。這些稱呼雖然不科學,但充滿了台灣人的生活智慧和幽默感。
現在年輕人可能比較少看星星了,但這些傳統的叫法還是值得我們記住。下次晚上抬頭看到北斗七星的時候,不妨試著用台語叫看看「七娘媽星」,感受一下老台灣人的浪漫。記得小時候阿嬤說過,看到七娘媽星要許願,願望就會實現呢!
為什麼古人要把這七顆星叫做北斗?原來跟勺子有關!每次抬頭看夜空,那七顆特別亮的星星排成勺子的形狀,總是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古人觀察到這組星星的排列實在太像我們吃飯用的勺子,而且位置在北方天空特別顯眼,乾脆就叫它「北斗」啦!
其實北斗七星在古代超級重要,不只是因為它好認,還因為它可以用來辨別方向。想像一下,在沒有指南針的年代,古人就是靠這把「天上的勺子」來找北方的。把勺口最外側的兩顆星連起來,往勺口方向延伸約五倍距離,就會找到北極星,這樣就不怕在野外迷路啦!
| 星星名稱 | 亮度排名 | 特別之處 |
|---|---|---|
| 天樞 | 第二亮 | 勺口第一顆 |
| 天璇 | 第四亮 | 與天樞指向北極星 |
| 天璣 | 第五亮 | 勺底轉折處 |
| 天權 | 最暗 | 勺柄連接處 |
| 玉衡 | 最亮 | 勺柄中間 |
| 開陽 | 第三亮 | 有伴星可用肉眼見 |
| 搖光 | 第六亮 | 勺柄末端 |
說到這個勺子造型,不同朝代對北斗七星的想像也很有趣。有人覺得像帝王出巡的車駕,也有人覺得像農夫耕田的犁。但最傳神的還是「勺子」這個比喻,連小朋友都能一眼認出來。而且你知道嗎?這七顆星其實離我們超遠的,最近的都要78光年,最遠的甚至有124光年呢!
古人還把北斗七星和季節變化聯想在一起。春天的時候,勺柄指向東方;夏天指向南方;秋天指向西方;冬天則指向北方。就像一個天然的大時鐘,告訴人們現在是什麼季節。這麼方便的設計,難怪古人會特別重視這組星星,還給它取了這麼多有趣的名字和傳說。

在台灣哪裡最容易看到北斗七星?推薦5個觀星景點,這問題每到夏秋交替就會被問爆!其實只要避開光害、挑個視野開闊的高地,連台北近郊都能輕鬆找到這把「天上湯匙」。今天就來分享幾個連在地人都私藏的觀星秘境,這些地方不只北斗七星清楚到像教科書插圖,連銀河都能用肉眼直接捕捉,快筆記下來下次衝一波!
首先推薦合歡山武嶺,海拔3275公尺根本是觀星界的VIP包廂,這裡空氣乾淨到北斗七星的勺柄紋路都看得見,夏天還經常遇到專業天文迷架設望遠鏡。第二個是阿里山小笠原觀景台,凌晨搭小火車上山後,在木造平台躺著看星星超chill,北斗七星會從塔山後面緩緩升起,搭配雲海簡直像在拍電影。
如果想找交通更方便的點,陽明山擎天崗絕對是台北人的首選,雖然偶爾有霧氣干擾,但只要天氣好轉,大草原上空那七顆鑽石亮到會讓人忘記呼吸。中部的朋友則可以衝南投鳶峰星空劇場,這裡有專業的星空導覽員教你用北斗七星找北極星,旁邊還設有洗手間和停車場超貼心。
最後壓軸是台東三仙台,東海岸的無光害環境讓星星多到像撒滿芝麻的燒餅,北斗七星就掛在八拱橋上方,凌晨搭配日出更是美到哭!附上各景點比較表:
| 景點名稱 | 海拔高度 | 特色設施 | 最佳觀測月份 |
|---|---|---|---|
| 合歡山武嶺 | 3275m | 停車場、洗手間 | 6-9月 |
| 阿里山小笠原 | 2450m | 觀景平台、座椅 | 全年 |
| 陽明山擎天崗 | 770m | 草原步道、涼亭 | 10-12月 |
| 南投鳶峰 | 2750m | 星空劇場、導覽 | 7-8月 |
| 台東三仙台 | 海平面 | 八拱橋、觀景台 | 4-6月 |
記得挑農曆月初或月底的晴朗夜晚出發,這時候月亮比較不會搶戲。服裝要帶夠保暖,高山即使夏天入夜也可能跌破15度,建議帶個保溫瓶裝熱可可邊喝邊等星星出來。另外用手機APP像「Star Walk 2」輔助定位會更容易找到北斗七星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