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聽過「余氏角金龜」嗎?這種台灣特有種的金龜子可是昆蟲界的明星呢!主要分布在台灣中低海拔山區,特別是在霧社、阿里山一帶最容易發現牠們的蹤跡。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些關於這種美麗昆蟲的小知識,喜歡觀察昆蟲的朋友一定要筆記起來!
余氏角金龜最特別的就是雄蟲頭上那對超顯眼的角狀突起,看起來超像戴了一頂皇冠,難怪會被叫做「角金龜」。雌蟲就比較低調,沒有這麼華麗的裝飾。這種金龜子體長約2-3公分,全身呈現漂亮的墨綠色帶金屬光澤,在陽光下閃閃發亮的樣子真的很吸睛。牠們活躍的季節主要在5-8月,喜歡在白天活動,特別是天氣晴朗的時候最容易看到牠們在樹林間飛舞。
| 特徵 | 雄蟲 | 雌蟲 |
|---|---|---|
| 頭部 | 有明顯角狀突起 | 無角狀突起 |
| 體色 | 墨綠帶金屬光澤 | 墨綠帶金屬光澤 |
| 體長 | 約2.5-3公分 | 約2-2.5公分 |
| 活動時間 | 白天 | 白天 |
觀察余氏角金龜最好的地點就是中海拔的闊葉林,牠們特別喜歡聚集在青剛櫟這類樹木上。記得有次在溪頭自然教育園區,就看到好幾隻停在樹幹上曬太陽,那金屬光澤在陽光下真的美到讓人移不開視線。不過要提醒大家,觀察時記得保持距離,不要打擾牠們喔!這種金龜子對環境變化很敏感,是很好的環境指標生物。
說到繁殖,余氏角金龜的幼蟲期可是長達1-2年呢!牠們的幼蟲生活在腐植土中,以腐爛的有機物為食。成蟲則主要吸食樹汁或腐果。有趣的是,雄蟲會用頭上的角來爭奪交配權,就像小型的角力比賽一樣。這種行為在昆蟲界算是蠻特別的,有機會親眼看到的話真的會覺得很驚奇。現在正是觀察牠們的好時機,周末上山走走說不定就能遇到這些閃亮亮的小傢伙!

餘氏角金龜是誰發現的?台灣特有種的小秘密
大家知道嗎?在台灣這塊寶島上,藏著許多獨一無二的小生命,今天要來聊聊「餘氏角金龜」這個可愛的小傢伙!牠可是正港的台灣特有種,而且背後還有一段有趣的發現故事呢~
這種金龜子最早是在1980年代,由台灣昆蟲學家餘清金老師在阿里山一帶發現的。當時餘老師在進行野外調查時,意外捕捉到這種頭部有特殊角狀突起的小金龜,經過仔細研究後確認是新物種,後來就用發現者的姓氏來命名啦!這種命名方式在昆蟲界很常見,也算是對發現者的一種致敬呢。
餘氏角金龜主要分布在台灣中海拔山區,特別喜歡在落葉堆和腐木附近活動。牠們的幼蟲以腐植質為食,成蟲則會啃食某些特定植物的葉子。最特別的是牠們頭部那對明顯的角,雄蟲的角通常比雌蟲更發達,這在求偶時可是很重要的「武器」喔!
| 基本資料 | 說明 |
|---|---|
| 學名 | Gnorimus yui |
| 發現年份 | 1980年代 |
| 發現地點 | 阿里山區 |
| 體長 | 約1.5-2公分 |
| 特徵 | 頭部有明顯角狀突起,體色深褐帶金屬光澤 |
雖然餘氏角金龜不像某些明星物種那麼出名,但牠們在生態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這些小傢伙幫忙分解落葉和朽木,讓養分能夠重新回到土壤裡。可惜的是,隨著棲地破壞和氣候變遷,牠們的數量也越來越少了。下次大家到中海拔山區健行時,不妨多留意腳邊的落葉堆,說不定就能遇到這些低調的台灣原生小居民呢!
說到觀察餘氏角金龜的小技巧,最好選在春夏交接的時節,清晨或雨後特別容易發現牠們的蹤跡。記得要保持安靜,動作輕緩,因為這些小傢伙對震動非常敏感。如果運氣好拍到照片,千萬別打擾牠們的生活,靜靜記錄就好囉~
餘氏角金龜什麼時候最活躍?季節活動大公開
最近好多台灣嘅蟲友都問起餘氏角金龜嘅活動時間,呢種金龜子真係好特別,佢哋嘅活躍期同季節變化好有關係。如果你都想觀察或者飼養呢種昆蟲,一定要知道佢哋最活躍嘅時段,咁先至可以捕捉到佢哋最生猛嘅一面。
根據台灣本地嘅觀察記錄,餘氏角金龜主要活躍喺溫暖潮濕嘅季節,特別係春夏交替嘅時候。佢哋成蟲最常見嘅時間通常係4月到9月,而高峰期就集中喺5月至7月。呢段時間天氣唔會太熱,濕度又夠,正係佢哋最鍾意嘅環境。
下面整理咗一個簡單嘅季節活動表,俾大家參考:
| 月份 | 活動狀態 | 備註 |
|---|---|---|
| 3-4月 | 開始出現 | 天氣回暖,成蟲陸續羽化 |
| 5-7月 | 極度活躍 | 求偶、覓食高峰期 |
| 8-9月 | 活動減少 | 天氣轉涼,數量漸少 |
| 10-2月 | 幾乎唔見 | 以幼蟲或蛹形態越冬 |
除咗季節之外,時間段都好重要。餘氏角金龜通常喺黃昏同夜晚比較活躍,日頭就多數躲喺樹葉底或者草叢入面。如果你想去野外觀察,建議揀傍晚時分,帶埋手電筒,咁就更容易發現佢哋嘅蹤跡啦!
另外,台灣唔同地區嘅氣候都有啲差異,例如南部可能會早少少見到成蟲,而北部就可能遲少少。所以如果你住喺中部以北,可能要等到5月中先至會見到大量餘氏角金龜出沒。不過總體來講,夏天都係觀察同飼養呢種金龜子嘅最佳時機。

最近好多台灣朋友在問「餘氏角金龜吃什麼?揭曉牠們的覓食習慣」,這種台灣特有種甲蟲其實食性蠻特別的。牠們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山區,特別喜歡潮濕環境,跟一般金龜子不太一樣的是,餘氏角金龜成蟲偏好吃特定植物的汁液,幼蟲則以腐植質為主,算是蠻挑食的昆蟲呢!
根據觀察,成蟲最愛吸食的植物汁液包括:
| 食物種類 | 偏好程度 | 常見出現季節 |
|---|---|---|
| 樟樹汁液 | ★★★★☆ | 全年 |
| 構樹汁液 | ★★★☆☆ | 春夏季 |
| 山黃麻汁液 | ★★☆☆☆ | 夏秋季 |
| 野桐汁液 | ★★☆☆☆ | 春夏之交 |
幼蟲階段的飲食就比較簡單,主要靠落葉堆和腐爛木頭中的有機質維生。有趣的是,牠們特別喜歡聚集在特定樹種的落葉堆裡,像是樟樹和青剛櫟的落葉區經常能找到牠們的幼蟲。這種挑食習慣可能跟成蟲產卵時的選擇有關,媽媽們似乎會特意把卵產在食物來源豐富的地方。
在野外觀察時,常常可以看到成蟲在清晨或黃昏時分出來覓食,這時候溫度比較涼爽,牠們會用特化的口器刺破樹皮吸食汁液。有些資深的昆蟲愛好者還會用熟透的水果來誘引牠們,特別是香蕉和鳳梨這類甜度高的水果效果不錯,不過這算是人工飼養時的小技巧啦。想要在野外找到牠們的話,記得帶把放大鏡,因為牠們體型不大,成蟲大概只有2-3公分左右,躲在樹皮縫隙裡很容易被忽略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