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該都聽過經典的三門問題延伸,這個看似簡單的機率遊戲其實藏著很多有趣的變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當門數變多時,整個遊戲會發生什麼意想不到的變化,保證讓你對機率的認知再刷新一次!

先來複習基本款:三扇門後面分別是兩羊一車,你選完後主持人會開一扇有羊的門,問你要不要換門。這時候換門的勝率是2/3,但如果是49扇門呢?假設現在有49扇門,其中48扇是羊、1扇是車。你隨機選一扇後,主持人一口氣打開剩下的48扇中的47扇羊門,這時候換門的勝率會飆高到48/49!這個反差是不是很驚人?

讓我們用表格比較不同門數下的換門勝率:

總門數 車子數量 主持人開門數 換門勝率
3 1 1 66.67%
10 1 8 90%
49 1 47 97.96%

這種極端情況反而更容易看出換門的優勢。當門數越多,你第一次就選中車的機率越低(比如49扇門時只有1/49),所以剩下的那扇沒開的門幾乎可以確定就是車。這就像買樂透時,如果主持人幫你排除掉99%的錯誤號碼,你當然要換成他建議的號碼啊!

不過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少遇到這麼極端的例子。但這個概念可以應用在很多地方,比如面試多輪篩選、投資組合選擇等等。重點是要記住:當獲得新資訊時(比如主持人開門),原本的機率分配就會跟著改變。下次遇到類似情境,記得想想這個49扇門的版本,或許能幫你做出更聰明的決定!

三門問題延伸

三門問題到底是什麼?用台灣人聽得懂的方式解釋,其實就是一個超級經典的機率遊戲,最早出現在美國的電視節目《Let’s Make a Deal》裡面。想像你參加一個綜藝節目,主持人給你三扇門選擇,門後分別是一台車和兩隻山羊,你要怎麼選才能提高中獎機率?這個問題困擾了超多人,連數學家都吵翻天,今天就來用台灣人熟悉的例子講清楚!

假設你去夜市玩抽獎遊戲,攤位上有三個紙箱,只有一個裡面有最新款iPhone,其他兩個是謝謝惠顧。你隨便選了左邊的箱子,這時候老闆(就像節目主持人)會故意打開一個沒獎的箱子給你看,然後問你要不要換成另一個沒開的箱子。這時候該不該換?直覺覺得換不換機率一樣對吧?但其實「換箱子」的中獎機率會從原本的1/3變成2/3!

用實際數據來看更清楚:

選擇策略 中獎機率 情境說明
堅持原選擇 33.3% 就像第一次選門後打死不換
更換選擇 66.6% 主持人開門後改選另一扇門
隨機重選 50% 關掉主持人提示純靠運氣

這個結果反直覺的原因是主持人「知道答案」這個動作會影響機率分佈。就像玩撲克牌時,如果莊家刻意保留某些牌,剩下的牌型機率就會改變。台灣人愛玩的刮刮樂也是類似概念,當店家告訴你「這排已經開出大獎」,剩下的卡片中獎機率就不同了。下次遇到這種二選一的情況,記得先想想有沒有「知情者」在影響機率喔!

為什麼換門的中獎機率比較高?三門問題的數學原理

大家應該都聽過經典的三門問題吧?就是有三扇門讓你選,後面分別藏著汽車和兩隻山羊。選中汽車就贏了,選中山羊就輸了。主持人會先讓你選一扇門,然後打開另一扇有山羊的門,問你要不要換選擇。這時候到底該不該換呢?直覺上好像換不換都一樣,但數學告訴我們換門的中獎機率竟然高達2/3!

讓我們用表格來看看所有可能的情況。假設三扇門分別是A、B、C,汽車隨機藏在其中一扇後面:

汽車位置 你第一次選擇 主持人打開的門 換門結果 不換結果
A A B或C 山羊 汽車
B A C 汽車 山羊
C A B 汽車 山羊

從表格可以清楚看到,只有當你第一次就選中汽車(1/3機率)時,不換才會贏。但如果你第一次選中山羊(2/3機率),換門就一定會贏。這就是為什麼換門的中獎機率會從1/3提升到2/3的關鍵。

這個問題之所以讓人困惑,是因為我們很容易忽略主持人提供的新資訊。主持人知道門後是什麼,他一定會打開一扇有山羊的門,這個動作其實幫我們排除了錯誤選項。就像玩撲克牌時,如果有人幫你把爛牌都抽掉,剩下的好牌機率當然就變高啦!

其實這個原理在生活中有很多應用,比如投資決策或醫療診斷。當我們獲得新資訊時,重新評估選擇往往能帶來更好的結果。下次遇到類似情況時,記得要像三門問題一樣,好好計算一下換選擇的勝率喔!

三門問題延伸

何時會遇到類似三門問題的情境?生活決策應用

大家有沒有在買東西或做決定時,覺得選來選去都很猶豫?其實這種情況就跟著名的「三門問題」很像啦!三門問題原本是數學機率題目,講的是在三個選擇中,換不換選項會影響中獎機率。但你知道嗎?這種抉擇困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超常見的,只是我們常常沒發現而已。

比方說找工作時,你可能同時拿到幾個offer,每個看起來都不錯,但就是不知道該選哪個。這時候就跟三門問題一樣,你需要考慮的不只是當下的選擇,還要思考「如果放棄某個機會,會不會其實更有利?」。很多人會因為捨不得已經拿到的offer而不敢換,但說不定換了反而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呢!

下面整理幾個生活中常見的三門問題情境,幫大家更容易理解:

生活情境 類似三門問題的點 建議思考方向
買房選擇 看了幾間房後猶豫不決 考慮放棄先看中的,繼續尋找可能更划算
投資理財 已經投入的資金捨不得停損 評估繼續持有和轉換標的的潛在收益
感情選擇 在多個追求者間搖擺不定 不要被第一個選擇束縛,給其他可能性機會

這種決策困境最麻煩的地方在於,我們常常會被「沉沒成本」綁架。就像在三門問題裡,很多人會覺得「啊我都選好了幹嘛換」,但其實換個角度想,新資訊出現後重新評估才是聰明的做法。比如買東西比價時,發現別家更便宜,與其糾結「都花時間在這家看了」,不如直接轉換跑道,這樣反而省更多。

找工作時也是同樣道理。很多人會因為已經拿到一個offer就急著答應,怕拒絕後找不到更好的。但如果你願意多花點時間繼續面試,說不定能遇到更適合的職缺。這不是叫你貪心,而是要學會在適當的時候重新評估選擇,就像三門問題裡換門可能會提高中獎機率一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