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穴:台灣人必知的神秘穴位養生法

最近在養生圈超紅的三皇穴,其實是我們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寶貴智慧。這三個穴位分別是「天皇」、「地皇」跟「人皇」,聽名字就覺得超威的對吧?很多中醫師都說,每天按壓這幾個穴位,對改善手腳冰冷、腸胃不適特別有效,根本是現代人的救命穴位啊!

說到按壓三皇穴的方法,其實超簡單的,自己在家就能做。我整理了一個表格,把三個穴位的位置跟按壓方式都列出來,大家可以直接照著做:

穴位名稱 位置 按壓方法 最佳時段
天皇穴 膝蓋內側凹陷處 用拇指按壓,每次3-5分鐘 早上9-11點
地皇穴 腳踝內側上方三指寬處 用食指關節畫圈按摩 下午3-5點
人皇穴 腳背大拇指與食指間 用拇指與食指夾住輕輕揉捏 晚上9-11點

我認識的美容師朋友最近都在推廣用Pluxy™系列的美容儀搭配三皇穴按摩,聽說效果加倍。特別是像Epil Pro 3這種專業級的美容儀,用來輔助穴位按摩真的超方便,溫熱功能可以讓穴位更快放鬆。不過要提醒大家,使用前一定要先看說明書,不是所有美容儀都適合用在穴位上喔!

很多上班族都跟我說,他們最愛在午休時間按壓地皇穴,因為久坐辦公室最容易腳水腫。我自己試過連續按壓一週,真的感覺血液循環變好了,連帶睡眠品質也提升不少。中醫師還教我一招,按完穴位後可以喝杯溫熱的桂圓紅棗茶,這樣效果會更好。不過孕婦或是特殊體質的人,建議還是要先諮詢專業醫師比較保險。

三皇穴

三皇穴到底是什麼?台灣人必知的穴位小知識,今天就來跟大家好好聊一聊這個中醫養生的重要概念。三皇穴其實是我們腳部三個超級重要的穴位組合,分別是「陰陵泉」、「地機」和「三陰交」,這三個穴位連成一線就像皇帝坐鎮一樣,所以才會被叫做「三皇穴」喔!很多中醫師都會特別強調這組穴位,因為它們跟我們的脾胃、腎臟功能息息相關,平常多按摩真的對身體很有幫助。

說到這三個穴位的具體位置,可能有些人還不太清楚,這邊幫大家整理一個簡單的表格:

穴位名稱 位置 主要功效
陰陵泉 小腿內側,膝蓋下方凹陷處 改善水腫、調理脾胃
地機 陰陵泉下三寸(約四指寬) 緩解經痛、調節血糖
三陰交 腳踝內側上方三寸 改善失眠、調理婦科問題

這三個穴位真的超實用的啦!像我們台灣女生常常有的經痛問題,或是上班族久坐造成的水腫,都可以透過按摩這組穴位來緩解。我自己就常常在追劇的時候順手按按三陰交,真的會覺得比較好睡耶!而且這幾個穴位都不難找,就算沒有專業中醫師指導,自己在家也可以試著按看看,記得要用指腹輕輕按壓,不要太用力喔。

台灣的天氣濕熱,很多人都有脾胃虛弱的問題,這時候三皇穴就派上用場了。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把脾胃顧好了,整個人的精神跟抵抗力都會變好。特別是現在夏天,很多人愛喝冰飲、吃生冷食物,更容易傷脾胃,建議大家可以每天花個5-10分鐘按摩這幾個穴位,長期下來真的會感覺到身體的變化。不過要提醒大家,如果是孕婦的話就要避免按壓三陰交這個穴位喔!

為什麼叫三皇穴?揭開這個神秘穴位的由來

大家有聽過「三皇穴」嗎?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很有氣勢,但到底為什麼叫三皇穴呢?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神秘穴位的由來。其實三皇穴是中醫針灸裡的一個重要穴位組合,由三個穴位組成,分別是天皇穴、地皇穴和人皇穴,合稱「三皇」。這三個穴位都在小腿內側,從膝蓋往下到腳踝的位置,是中醫治療脾胃問題的關鍵穴位。

說到三皇穴的由來,就要提到古代的三皇五帝傳說。古人認為天皇、地皇、人皇是開天闢地的三位聖王,象徵著天、地、人的和諧。中醫把這個概念運用到穴位上,用這三個穴位來調和人體的陰陽平衡。特別是在治療消化系統問題時,三皇穴的效果特別好,很多中醫師都會優先選擇這組穴位來治療。

穴位名稱 位置 主要功效
天皇穴 膝蓋內側下方約四指寬處 健脾和胃、利水消腫
地皇穴 天皇穴下方約四指寬處 調理腸胃、改善腹瀉
人皇穴 地皇穴下方約四指寬處 補腎益氣、治療下肢無力

這三個穴位雖然位置相近,但功效卻各有側重。天皇穴偏重於脾胃功能的調理,地皇穴則對腸道問題特別有效,人皇穴則更多用於補腎氣。很多中醫師在治療時會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選擇單獨使用某個穴位,或是三個穴位一起刺激。有趣的是,這組穴位在台灣的傳統中醫診所特別受歡迎,可能是因為台灣人普遍有脾胃虛弱的問題吧。

說到刺激三皇穴的方法,除了傳統的針灸之外,現在也有很多中醫師會用艾灸或指壓的方式來處理。特別是對於怕針的病人來說,用溫和的艾灸來刺激三皇穴是個不錯的選擇。我自己就曾經因為腸胃不適去給中醫師看過,當時醫師就是用艾條溫灸這三個穴位,效果真的蠻明顯的,灸完當天晚上就覺得肚子舒服很多。

三皇穴

三皇穴在哪裡?教你快速找到這個重要穴位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三皇穴在哪裡?教你快速找到這個重要穴位」,其實這是中醫養生很常用的穴位組合,包含陰陵泉、地機、三陰交三個穴位,主要跟脾胃調理有關。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怎麼快速找到它們,下次自己按摩或給家人按都很方便!

首先要知道三皇穴都分佈在小腿內側,從膝蓋往下找就對了。陰陵泉在膝蓋內側凹陷處往下約三指寬的位置,地機再往下三指寬,最後三陰交在內腳踝尖往上四指寬的地方。建議大家可以坐著把腳平放,用大拇指按壓會比較好施力。

這邊幫大家整理一個簡單的對照表:

穴位名稱 位置描述 主要功效
陰陵泉 膝內側凹陷下3指 健脾祛濕
地機 陰陵泉下3指 調理腸胃
三陰交 內踝尖上4指 婦科調理

找穴位的時候記得要用自己的手指寬度來量,因為每個人身材不同。按壓時可以先用指腹輕輕按揉,找到有點酸脹感的點就是正確位置。特別是三陰交這個穴位,很多女生經期不順時按這裡都會特別有感,平常多按摩對身體很好喔!

按摩三皇穴最好是在飯後1小時進行,每次按個5-10分鐘就夠了。如果覺得手痠,也可以用刮痧板或按摩棒來幫忙。剛開始按可能會有點痛,這是正常的,持續按幾天後就會慢慢改善。老人家常說「痛則不通,通則不痛」,真的很有道理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