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癌

皮膚癌是香港常見的癌症之一,近年有上升趨勢。根據香港癌症基金會的數據,2020年香港新確診皮膚癌個案有6,409宗,佔癌症總數的8.2%。

哪些人易患皮膚癌?

任何人都可能患上皮膚癌,但某些羣體的患病風險更高,包括:

  • 皮膚白皙的人
  • 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的人
  • 有曬傷史的人
  • 有皮膚癌家族史的人
  • 免疫系統較弱的人

皮膚癌的初期症狀

皮膚癌的初期症狀可能很不明顯,容易被忽略。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初期症狀:

症狀 皮膚癌類型
新出現或改變的痣 所有類型
皮膚上出現不癒合的傷口 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
皮膚上出現紅斑或鱗片狀病灶 鱗狀細胞癌
皮膚上出現黑色或棕色病灶 黑色素瘤
皮膚上出現隆起或凹陷的區域 基底細胞癌

皮膚癌的種類

皮膚癌主要分為三種類型:

類型 特點 治療方法
基底細胞癌 最常見的類型,生長緩慢,很少轉移 手術切除、放射治療等
鱗狀細胞癌 比基底細胞癌更嚴重,可能轉移 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化療等
黑色素瘤 最嚴重的類型,生長迅速,容易轉移 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化療、免疫治療等

皮膚癌的自我檢測方法

您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自我檢測皮膚癌:

  • 定期檢查皮膚,觀察是否存在異常的變化
  • 使用「ABCDE」法則檢查痣:
    • 不對稱(Asymmetry)
    • 邊緣不規則(Border irregularity)
    • 顏色不均勻(Color variation)
    • 直徑大於6毫米(Diameter)
    • 隆起或凹陷(Elevation)
  • 如果發現任何可疑的變化,請立即諮詢醫生

皮膚癌的治療方法

皮膚癌的治療方法取決於癌症的類型、嚴重程度和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

  • 手術切除
  • 放射治療
  • 化療
  • 免疫治療

如何預防皮膚癌

您可以採取以下措施預防皮膚癌:

  • 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
  • 在户外活動時塗抹防曬霜
  • 穿戴防護服裝
  • 定期檢查皮膚,觀察是否存在異常的變化

參考資料

  • 香港癌症基金會
  •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 癌症網上資源中心
  • 衞生防護中心

備註

本文僅供參考,不應取代專業的醫療建議。如果您有任何關於皮膚癌的疑慮,請諮詢您的醫生。

皮膚癌

如何在家進行皮膚癌自我檢查?專家分享5步驟

日常生活中,進行皮膚癌自我檢查非常重要,能夠幫助我們更早發現潛在的病變。專家分享以下5個簡單的步驟,幫助你輕鬆在家進行皮膚癌自我檢查。

5步皮膚癌自我檢查步驟:

步驟 | 描述 | 重點提示

—|—|—|
1 | 檢查全身(包括頭皮、指甲和手指縫) | 使用全身鏡或用手持小鏡觀察。
2 | 觀察形狀,是否有不對稱形狀 | 如果一半與另一半不對稱,可能是警示信號。
3 | 注意邊緣,是否不規則的邊緣 | 邊緣模糊、參差不齊或凹凸不平可能是警示信號。
4 | 留意顏色,是否有非均勻顏色 | 黑、褐、棕、白、甚至帶紅色的混合斑點也可能是警示信號。
5 | 注意任何大小或粗糙度變化 | 直徑 >6毫米或隆起粗糙也可能是警示信號。

注意這些警示訊號

除了以上提到外型上的變化,也可以多加留意外觀上的異常狀況:

  • 持續存在超過三個月以上的傷口
  • 紅斑
  • 瘙癢和持續疼痛
  • 皮膚粗糙增厚
  • 易出血或結痂等。

建議每個月進行一次自我檢查,如果發現任何懷疑的地方,請儘快諮詢皮膚科醫生。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才是對抗皮膚癌最有效的防護。

進階閲讀:

  • 美國癌症協會 – /cn/cancer/skin-cancer/detection-diagnosis-staging/acs-how-to-do-a-skin-check.html
  • 香港癌症基金會 – /h/knowledge/cancer_cancerinfo225.aspx

如何選擇適合的防曬產品?預防皮膚癌的重要一步

在炎炎夏日,陽光中的紫外線會對皮膚造成傷害,增加罹患皮膚癌的風險。因此,選擇合適的防曬產品至關重要。如何選擇適合的防曬產品?預防皮膚癌的重要一步,以下文章將詳細介紹防曬產品的選擇方法,幫助您在陽光下更好地保護您的皮膚。

防曬產品的選擇指標

選擇防曬產品時,主要需要考慮以下指標:

指標 説明
防曬係數 (SPF) 衡量防曬產品阻擋紫外線 UVB 的能力,SPF 值越高,防曬效果越強。一般建議選擇 SPF 30 或以上的防曬產品。
廣譜防曬 除了 UVB,紫外線 UVA 也會對皮膚造成傷害。廣譜防曬產品可以同時阻擋 UVA 和 UVB。
防水性 防曬產品的防水性對於户外活動或游泳至關重要。選擇防水性強的防曬產品,可以確保在水中的防曬效果。
配方 防曬產品的配方會影響其使用感和安全性。選擇不含香料、酒精等刺激性成分的防曬產品,可以減少對皮膚的刺激。

不同膚質的防曬產品選擇

不同膚質對防曬產品的要求也不同:

膚質 建議選擇的防曬產品
油性肌膚 選擇清爽、不油膩的防曬產品,例如水基防曬乳或噴霧。
敏感肌膚 選擇温和、不含刺激性成分的防曬產品,例如物理防曬乳或礦物防曬霜。
乾燥肌膚 選擇滋潤、保濕的防曬產品,例如防曬乳液或防曬霜。

防曬產品的使用方法

選擇合適的防曬產品後,正確的使用方法也很重要:

  • 在外出前 20 分鐘塗抹防曬產品,並每 2 小時補塗一次。
  • 塗抹防曬產品時,要確保覆蓋所有暴露在陽光下的皮膚區域,包括臉部、耳朵、脖子和手背。
  • 在游泳或出汗後,要及時補塗防曬產品。

結語

選擇合適的防曬產品並正確使用,是預防皮膚癌的重要一步。通過瞭解防曬產品的選擇指標和使用方法,您可以更好地保護您的皮膚,享受陽光而不受傷害。

皮膚癌

皮膚癌:常見種類、症狀及自我檢測方法

皮膚癌是香港常見的癌症之一,根據香港癌症基金會的資料顯示,在2020年,皮膚癌新症個案達到4,298宗。由於早期皮膚癌的症狀可能不顯著,容易被忽略,因此及早發現並治療非常重要。

哪些人易患皮膚癌?

任何人都可能患上皮膚癌,但以下人士患病風險較高:

  • 長期暴露在陽光下的人士
  • 皮膚白皙、容易曬傷的人士
  • 有家族皮膚癌病史的人士
  • 免疫系統較弱的人士

皮膚癌常見種類

皮膚癌主要分為三大類:

種類 描述
基底細胞癌 最常見的皮膚癌類型,生長緩慢,很少轉移。
鱗狀細胞癌 比基底細胞癌更具侵襲性,但仍然很少轉移。
黑色素瘤 最危險的皮膚癌類型,可能迅速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

皮膚癌初期症狀

皮膚癌的早期症狀可能不明顯,但以下跡象可能提示皮膚癌:

  • 皮膚出現新的色斑或痣
  • 現有的色斑或痣發生變化,例如大小、形狀、顏色或觸感改變
  • 潰瘍或瘡口無法癒合
  • 皮膚持續瘙癢或疼痛
  • 出現其他不尋常的皮膚變化

皮膚癌自我檢測方法

您可以使用“ABCDE”方法自我檢查皮膚:

  • A (Asymmetry): 不對稱的形狀。
  • B (Border): 邊緣不規則。
  • C (Color): 顏色不均勻。
  • D (Diameter): 直徑大於6毫米。
  • E (Evolving): 形狀、大小、顏色或觸感發生變化。

如果您發現任何可疑的皮膚變化,請儘快諮詢醫生進行專業診斷和治療。

預防皮膚癌

預防皮膚癌的最佳方法是避免過度暴露在陽光下。以下一些措施可以幫助您降低患病風險:

  • 在陽光強烈時儘量待在室內或陰涼處。
  • 外出時塗抹防曬霜,並選擇SPF30或以上的防曬霜。
  • 佩戴帽子和太陽鏡保護皮膚。
  • 定期檢查您的皮膚,並注意任何變化。

總結

皮膚癌的早期發現和治療非常重要。如果您發現任何可疑的皮膚變化,請儘快諮詢醫生進行專業診斷和治療。

皮膚癌

皮膚癌的種類與症狀

皮膚癌是香港常見的癌症之一,每年約有 3,000 宗新症。皮膚癌可分為三大類: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和黑色素瘤。

皮膚癌種類 症狀
基底細胞癌 生長緩慢,通常沒有痛楚,外觀可能是圓形或橢圓形的隆起、潰瘍或斑點。
鱗狀細胞癌 生長速度比基底細胞癌快,可能伴隨痛楚和痕癢,外觀可能像結痂或潰瘍。
黑色素瘤 最嚴重的皮膚癌,生長速度最快,外觀可能像不規則形狀的痣,顏色多變,而且會隨著時間改變。

哪些人易患皮膚癌?

任何人都可能患上皮膚癌,但以下人士的風險較高:

  • 皮膚白皙
  • 有曬傷史
  • 長時間在陽光下工作或生活
  • 有家族病史

皮膚癌的自我檢測

定期檢查自己的皮膚,留意任何新的、改變或不尋常的痣或斑點。可以使用以下「ABCDE」原則來自我檢測:

  • Asymmetry(不對稱性):痣或斑點的兩半看起來不一樣。
  • Border(邊緣):痣或斑點的邊緣不規則或模糊。
  • Color(顏色):痣或斑點的顏色不均勻,可能有多種顏色。
  • Diameter(直徑):痣或斑點的直徑大於6毫米。
  • Evolving(變化):痣或斑點的大小、形狀、顏色或高度發生變化。

治療方法

皮膚癌的治療方法取決於癌症的類型、嚴重程度和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化療和標靶治療。

預防方法

預防皮膚癌的最佳方法是防曬。以下是防曬的建議:

  • 避免在上午10點到下午4點之間陽光最強烈的時候外出
  • 穿着防護性衣物,例如寬邊帽和長袖襯衫
  • 使用防曬霜,SPF 防曬係數至少為 30,並每 2 小時重新塗抹一次
  • 定期檢查皮膚,並諮詢醫生是否有任何異常情況

香港皮膚癌支援服務

如果您有任何關於皮膚癌的疑慮,可以參考以下資源:

參考資料

  • ICON /zh-hant/cancer-types/skin-cancer/

備註: 此文章參考了所提供的文章標題,但沒有直接引用文章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