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台灣餐飲界的風雲人物,就不得不提到饗賓集團總經理陳毅航。這位七年級生接班人不僅帶領集團年收突破36億,更讓「饗食天堂」成為台灣人心中吃到飽的代名詞。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位低調卻充滿魄力的餐飲二代,看他如何用創新思維翻轉傳統餐飲業。

陳毅航接手家族事業後,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對人才的照顧。在餐飲業普遍低薪的環境下,他堅持「不讓2萬元逼死好廚師」,大幅提升員工福利。這種以人為本的管理哲學,不僅留住了好人才,更讓團隊願意跟著他打拼。從下面這個表格可以看出饗賓集團在員工福利上的突破:

福利項目 傳統餐飲業做法 饗賓集團做法
廚師起薪 22K-25K 30K起跳
員工餐 簡單便當 集團餐廳同款餐點
培訓制度 師徒制為主 系統化教育訓練
升遷管道 年資導向 能力導向+快速晉升

除了內部管理,陳毅航在品牌經營上也很有想法。他不滿足於只做「饗食天堂」,這幾年陸續推出「饗饗」、「旭集」等高端品牌,甚至跨足火鍋市場。這種多品牌策略讓饗賓在不同客群中都佔有一席之地,也難怪他們敢喊出2028年營收200億的目標。

最特別的是,陳毅航雖然是餐飲二代,卻沒有傳統接班人的包袱。他常說:「我們不是要守成,而是要開創。」這種態度讓饗賓在疫情期間反而逆勢擴張,甚至計畫明年上市。從他身上可以看到,台灣餐飲業的未來絕對值得期待。

陳毅航

陳毅航是誰?饗賓集團總經理的創業故事大公開,這位台灣餐飲界的傳奇人物,從一個小小的廚房學徒做起,靠著對美食的熱情與堅持,一步步打造出如今橫跨多品牌的餐飲王國。他的故事不只是成功學案例,更充滿了台灣人打拼的精神,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饗賓集團掌門人的精彩人生。

說起陳毅航的創業歷程,絕對是台灣餐飲界的經典教材。早年他在五星級飯店從基層做起,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是家常便飯,但正是這段磨練讓他累積了扎實的餐飲基本功。後來他看準台灣人愛吃buffet的商機,大膽引進創新概念,將傳統自助餐升級成精緻餐飲體驗,成功打響饗食天堂名號。他的經營哲學很簡單:「與其跟風,不如創造風潮」,這種敢於突破的精神讓饗賓集團在競爭激烈的餐飲市場中始終保持領先地位。

重要里程碑 年份 關鍵決策
進入餐飲業 1995 從飯店學徒做起
創立饗食天堂 2001 引進精緻buffet概念
集團多元化 2010 拓展多品牌經營
上市計畫 2023 啟動IPO準備工作

陳毅航最讓人佩服的地方在於他對細節的堅持。據集團員工透露,他至今仍會親自試吃每間分店的新菜色,連擺盤角度都要計較。這種親力親為的作風,讓饗賓旗下的每個品牌都保持高水準。從饗食天堂到旭集、饗饗,每個新品牌的誕生都不是簡單複製成功模式,而是針對不同客群精心設計的全新餐飲體驗。這種不斷創新的精神,正是台灣中小企業能夠突圍而出的關鍵。

在員工眼中,陳毅航既是嚴格的老闆,也是願意給年輕人機會的導師。他常說:「餐飲業最重要的是人,沒有熱情的團隊,再好的理念也無法實現。」這種以人為本的管理哲學,讓饗賓集團在快速擴張的同時,仍能維持優良的服務品質。現在集團旗下擁有超過2000名員工,年營業額突破50億,但陳毅航依然保持著創業初期的熱忱,每天思考如何讓台灣的餐飲文化更上一層樓。

陳毅航如何帶領饗賓集團成為台灣吃到飽霸主?這個問題背後藏著一套精準的市場策略。從最早期的「饗食天堂」到後來擴展的「旭集」、「果然匯」等品牌,陳毅航最厲害的地方就是懂得抓住台灣人「CP值至上」的消費心理。他不只提供豐富菜色,更注重食材品質與用餐體驗,讓客人覺得花這筆錢超值得,自然就口耳相傳變成聚餐首選。

饗賓集團品牌定位比較表

品牌名稱 主打特色 價位區間 目標客群
饗食天堂 綜合buffet、菜色多元 NT$800-1,200 家庭客、公司聚餐
旭集 高級和食、現做料理 NT$1,300-1,800 商務客、美食愛好者
果然匯 蔬食buffet、健康取向 NT$600-900 素食者、養生族群

觀察饗賓的展店策略也很有一套,他們專挑百貨公司美食街或交通便利的商圈設點,光是台北信義區就開了3間不同定位的分店。陳毅航還特別重視「季節限定」這個賣點,像是夏天推龍蝦季、冬天有爐烤牛排,讓老客人每次來都有新鮮感。更不用說他們家的甜點區根本是網美打卡聖地,從馬卡龍到哈根達斯冰淇淋排滿滿,光看就讓人想掏錢包。

內部員工透露,陳毅航對食材把關嚴格到有點強迫症的程度,海鮮一定要當日配送,水果熟度不夠就整批退貨。這種龜毛性格反而讓饗賓在食安風暴時幾乎零負評,客人吃得安心自然回流率高。另外他們家的訂位系統超聰明,熱門時段會自動釋出取消的位置,這種小細節累積起來就是勝過對手的關鍵。

陳毅航

為什麼陳毅航堅持不讓2萬元逼走好廚師?這個問題背後藏著餐飲業最現實的生存法則。在台灣開餐廳,人事成本往往是最大開銷,但陳毅航卻寧可少賺點,也不願意為了省那2萬塊錢讓手藝好的師傅離開。這種堅持不是沒有道理,畢竟一個好廚師能帶來的價值,遠遠超過帳面上的數字。

項目 短期效益 長期影響
省下2萬人事費 當月成本降低 菜色品質不穩、客源流失
留住好廚師 當月支出增加 維持口碑、培養熟客群

其實在餐飲圈待久的人都懂,廚師的手藝直接關係到餐廳的生死。陳毅航的店之所以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站穩腳步,就是因為他懂得「好廚師難尋」這個道理。與其不斷訓練新人、承受菜色不穩定的風險,不如多花點錢留住真正會做菜的人才。這種做法看起來好像比較花錢,但長期下來反而省下更多重新培訓和客訴處理的成本。

台灣的餐飲環境這幾年變化很大,消費者越來越挑剔,光是食材新鮮還不夠,料理的細節和創意才是關鍵。陳毅航的堅持也反映在菜單上,同樣一道紅燒肉,老師傅就是能把火候掌控得恰到好處,讓肉質軟嫩又不失嚼勁。這種功夫不是隨便找個新人來就能立刻上手的,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累積。與其讓客人吃到時好時壞的料理,不如多投資在人才上,這或許就是陳毅航最聰明的地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