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轉涼,好多龜友都發現自家烏龜出現水霉病的症狀,真係令人頭痛!水霉病係烏龜常見嘅皮膚病,特別係喺水溫變化大或者水質唔乾淨嘅時候最容易發生。如果你發現龜殼或皮膚上有白色棉絮狀嘅黴菌,或者烏龜變得冇精神、食慾下降,好可能就係中招啦。

水霉病嘅成因主要同水質管理有關,以下係幾個常見嘅誘發因素:

成因 具體情況
水溫過低 低於22°C容易誘發
水質惡化 換水頻率不足
外傷感染 龜殼有傷口未處理
環境潮濕 陸地區域排水不良

講到治療方法,首先要做嘅就係將患病烏龜隔離,避免傳染其他龜龜。可以用稀釋過嘅優碘溶液(建議比例1:1000)幫佢消毒患處,每日兩次。水溫要維持喺26-28°C左右,因為溫暖嘅環境可以抑制黴菌生長。有經驗嘅龜友會推薦使用甲基藍藥浴,不過要注意濃度控制,通常係每公升水加1-2滴就夠。

預防永遠比治療重要!平時要養成定期換水嘅習慣,建議每週至少換1/3水量。可以考慮加裝過濾器同加溫棒,特別係秋冬交替時節。餵食後要記得清理殘餌,避免水質快速惡化。如果龜缸有裝飾物,最好選擇表面光滑嘅材質,減少黴菌附著嘅機會。

有啲龜友會問可唔可以用鹽浴治療,其實濃度適中嘅鹽水(約0.3-0.5%)確實有幫助,但係要留意烏龜嘅品種。例如巴西龜對鹽分耐受度較高,但係像蛋龜呢類就比較敏感,最好先諮詢專業獸醫意見。另外要注意嘅係,治療期間要減少餵食高蛋白質食物,避免水質負擔過重。

烏龜 水霉病

最近好多龜友都在問:「烏龜為什麼會得水黴病?原來這些日常習慣是兇手」!其實水黴病就是那種會讓龜殼長白色棉絮狀東西的毛病,看起來超可怕的。但你知道嗎?很多時候都是我們照顧龜龜時的一些小疏忽造成的,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最容易忽略的壞習慣,快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首先最常見的就是水質管理不當,很多新手會覺得烏龜很耐髒就懶得換水。但其實龜龜的排泄物和吃剩的飼料會讓水質快速惡化,變成細菌和黴菌的溫床。建議可以用這個換水頻率表當參考:

烏龜體型 建議換水頻率 換水量
幼龜(5cm以下) 每天或隔天 全換
中型龜(5-15cm) 每2-3天 全換
大型龜(15cm以上) 每週 1/2換

再來就是溫度控制的問題,特別是現在10月天氣開始轉涼,水溫忽高忽低最容易引發水黴病。龜龜最適合的水溫是25-28度,低於20度就危險了。很多飼主會忘記加裝加溫棒,或是把龜缸放在窗邊讓陽光直射造成溫差過大,這些都是大忌啊!

還有一個很多人會犯的錯是飼養密度太高,覺得龜龜有伴比較好就塞太多隻在同個缸裡。但空間太擠不僅會讓龜龜打架受傷,傷口容易感染,水質也更容易惡化。建議至少要給每隻龜龜5-10倍甲殼長度的活動空間才夠喔!

最後要提醒的是餵食習慣,很多人覺得烏龜很會吃就拼命餵,結果吃不完的飼料泡在水裡發霉。其實龜龜的食量要看體型,幼龜每天餵1次,成龜2-3天餵1次就夠了,每次餵的量大概是頭部大小的份量最剛好。

新手必看!如何判斷你家烏龜是不是得了水黴病?養龜新手最怕的就是龜龜生病卻不知道怎麼處理,尤其是水黴病這種常見病症。今天就來教大家幾個簡單的判斷方法,讓你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及時幫龜龜治療。

首先要注意觀察龜龜的皮膚和龜殼狀況。水黴病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會出現白色或灰白色的棉絮狀物體,像是發霉一樣附著在皮膚或龜殼上。這些黴菌通常會先出現在龜龜的四肢、頸部或龜殼邊緣,嚴重的話甚至會擴散到全身。如果你家龜龜最近特別喜歡在角落摩擦身體,可能就是因為這些黴菌讓牠覺得癢癢不舒服。

再來要留意龜龜的行為變化。得了水黴病的龜龜通常會變得比較沒精神,食慾也會下降。牠們可能會長時間漂浮在水面上不愛動,或是躲在水裡不願意上岸曬太陽。如果平常活潑的龜龜突然變得懶洋洋的,就要特別注意是不是健康出問題了。

最後要檢查飼養環境。水黴病通常發生在水質不佳或溫度過低的環境中,所以記得定期換水並保持適當水溫。以下提供一個簡單的環境檢查表:

檢查項目 正常範圍 異常可能導致問題
水溫 25-28°C 低於22°C易發病
水質pH值 6.5-7.5 過酸或過鹼
換水頻率 每週1-2次 超過2週未換
日照時間 每天4-6小時 完全無日照

如果發現龜龜有以上症狀,建議先改善飼養環境,必要時可以到水族館購買專用的水黴病治療藥物。記得治療期間要保持水質清潔,並讓龜龜有足夠的曬太陽時間,這樣才能幫助牠們快快恢復健康喔!

烏龜 水霉病

烏龜水黴病治療全攻略:從症狀到康復的完整指南

最近天氣變化大,你家龜龜是不是開始出現白色棉絮狀的東西黏在殼上或皮膚?別緊張,這很可能就是讓飼主頭痛的水黴病啦!這種病在潮濕季節特別容易發生,尤其當水質管理不當或烏龜免疫力下降時更容易中招。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實戰經驗,教你怎麼從症狀判斷到徹底治療,讓龜龜恢復健康。

首先要注意觀察龜龜的症狀,水黴病初期會在皮膚或甲殼上出現白色絨毛狀菌絲,看起來像發霉一樣。嚴重的話會擴散到眼睛、嘴巴周圍,龜龜會變得沒精神、食慾下降,甚至出現皮膚潰爛。這時候千萬別拖,要趕快處理!建議可以準備以下幾種常見治療用品:

治療用品 使用方式 注意事項
粗鹽 每公升水加3-5克,浸泡30分鐘 避開眼睛,每天1-2次
甲基藍 按說明書比例稀釋,藥浴15分鐘 孕龜慎用
優碘 稀釋後塗抹患處,停留10分鐘沖洗 不可接觸黏膜

治療期間的水質管理超級重要!建議每天換水1/3,水溫保持在28-30度左右,這樣能抑制黴菌生長。如果龜龜已經不肯吃東西,可以試著用棉棒沾葡萄糖水輕輕點在嘴邊補充能量。記得要把生病的龜龜隔離飼養,避免傳染給其他同伴喔!

環境消毒也不能馬虎,飼養箱要用熱水燙過,曬太陽殺菌。有些飼主會問能不能用人用的抗黴菌藥膏,其實不建議啦,因為龜龜的代謝系統跟人類不同,隨便用藥反而可能造成肝腎負擔。如果3-5天都沒改善,或是龜龜狀況變嚴重,一定要趕緊帶去給專業的爬蟲獸醫看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