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邊朋友都在討論避邪隨身物品,特別是農曆七月剛過,大家對這類小物的需求特別高。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台灣人最愛用的避邪好物,這些都是長輩們流傳下來,或是廟宇師傅特別推薦的實用小物,帶在身上真的會比較安心啦!

首先一定要提的就是鹽巴和米,這兩樣根本是居家必備的避邪神器。老一輩都說它們是「至陽之物」,可以用來劃界線或灑在門口擋煞。我自己都會用小布袋裝一些放在包包裡,特別是去醫院或參加告別式這種場合,隨身帶著感覺特別踏實。記得要用粗鹽效果更好喔!

再來就是大家最熟悉的平安符和香火袋,這個真的超多人隨身攜帶。不過要注意的是,平安符要定期回廟裡過香火,才能保持它的效力。我媽都會幫全家人求,每個月固定去廟裡換新的,她說這樣才能持續得到神明保佑。

下面整理幾個常見避邪物品的用途和注意事項給大家參考:

物品名稱 主要用途 使用小技巧
粗鹽 驅邪淨化 可用紅紙包起來放口袋
艾草 避煞擋災 曬乾後做成香包
黑曜石 吸收負能量 要定期用鹽水淨化
五帝錢 擋煞招財 用紅線串起來掛包包
榕樹葉 驅邪避凶 新鮮葉子效果更好

說到植物類的避邪物,艾草和榕樹葉真的超好用!我阿嬤以前都會在門口掛艾草,說是可以擋不好的東西進門。現在很多文創小店也有賣艾草香包,造型可愛又實用,送禮自用兩相宜。榕樹葉則是隨手可得,緊急時候摘幾片放在身上,老一輩說這樣可以避免被「煞到」。

最後要提醒大家,這些避邪物品雖然好用,但最重要的還是要保持正念和善心。我認識的師傅常說,心存善念才是最好的護身符啦!不過該準備的避邪小物還是要準備,畢竟多一層保護總是比較安心嘛~

避邪隨身物品

2025最新!台灣人最愛的10種避邪小物你帶對了嗎?隨著農曆七月剛過,台灣人對避邪物的需求依然不減,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2025年最夯的10種避邪小物,這些可都是廟口阿伯、巷口阿姨們口耳相傳的實用好物喔!

首先一定要提的就是「平安符」,現在連超商都能請到知名廟宇的限定款,年輕人最愛收集不同款式的文創平安符。再來是「黑曜石手鍊」,不只擋煞還能招財,上班族幾乎人手一條。傳統的「艾草香包」今年推出迷你隨身版,掛在包包上既時尚又能驅邪。而「五帝錢」依然是市場攤販的最愛,新版還做成鑰匙圈方便攜帶。

下面這個表格整理了2025年最受歡迎的10種避邪小物,快看看你包包裡有幾樣:

排名 避邪小物 特色 適合對象
1 平安符 廟宇聯名款、文創設計 學生、上班族
2 黑曜石手鍊 擋煞招財兩相宜 業務、常出差的人
3 艾草香包 迷你隨身版、文青風 愛打扮的年輕人
4 五帝錢鑰匙圈 傳統改良、方便攜帶 市場攤販、司機
5 鹽燈 淨化空間、改善風水 居家辦公族
6 桃木劍吊飾 汽車掛飾、防車煞 開車通勤族
7 虎眼石 避小人、增強氣場 主管階級
8 八卦鏡手機貼 科技化設計、防手機輻射 3C重度使用者
9 硃砂手繩 廟宇加持、紅色喜氣 孕婦、新生兒
10 榕樹葉護身符 天然素材、環保概念 環保主義者

說到今年新流行的「八卦鏡手機貼」,簡直是科技族的救星,把傳統八卦鏡縮小成手機貼紙,既能防煞又能擋電磁波,連科技大廠工程師都搶著貼。而「鹽燈」則是居家辦公族的首選,不只避邪還能改善室內濕氣,一舉兩得。至於「桃木劍吊飾」現在做得超精緻,掛在車上既能保平安又不會太顯眼,完全符合台灣人低調求平安的個性。

最近很紅的「榕樹葉護身符」走環保路線,用天然榕樹葉加上廟宇加持,特別受年輕環保族群的喜愛。而傳統的「硃砂手繩」今年推出親子款,很多媽媽會跟寶寶一起戴,既溫馨又能保平安。這些避邪小物不僅實用,更成為台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你有沒有發現身邊朋友最近都換了新款的避邪物呢?

鬼月到來,農曆七月總讓人覺得毛毛的對吧?別擔心,今天就來分享「鬼月必備!這5種避邪物品隨身帶保平安」的小物,讓你在這個月份也能安心出門。這些都是台灣人常用的傳統避邪法寶,而且隨身攜帶超方便,不用大費周章就能獲得滿滿安全感。

首先一定要提的就是「鹽」啦!台灣人相信鹽有淨化的作用,小小一包放在口袋或包包裡,遇到覺得不對勁的時候撒一點在周圍,馬上就能形成保護圈。老人家常說撒鹽時要默唸「清淨平安」,效果會更好喔。再來是「艾草」,這個在傳統市場都買得到,曬乾後做成小香包帶著,不僅能驅邪,聞起來還有種讓人安心的草藥香。

說到避邪怎麼能少了「符咒」呢?台灣各大廟宇都有提供隨身平安符,記得要過香爐繞三圈才有效力。現在還有很多文創風格的符咒貼紙,貼在手機或錢包上既美觀又實用。另外「五帝錢」也是熱門選擇,用紅線串成手鍊或掛在包包上,據說能擋煞招財,一舉兩得!

最後要推薦的是「黑曜石」,這幾年特別流行做成飾品佩戴。台灣很多水晶店都有賣,挑選時記得要選擇有經過淨化的,戴起來才會更有保護作用。而且黑色系的首飾很好搭配衣服,實用又時尚。

避邪物品 使用方式 注意事項
撒在周圍或隨身攜帶 要用天然海鹽效果較好
艾草 做成香包隨身佩掛 定期曬太陽保持香氣
符咒 貼在隨身物品上 需過香爐加持
五帝錢 紅線串起佩戴 避免他人觸摸
黑曜石 做成手鍊或項鍊 定期用流水淨化

這些避邪小物都是台灣人代代相傳的智慧結晶,而且取得都很容易。像是鹽巴在超商就買得到,艾草傳統市場的阿嬤都會特別在鬼月前準備好。現代人生活忙碌,沒時間去廟裡求平安符的話,現在很多宮廟都有線上申請的服務,超級方便。五帝錢和黑曜石在各大夜市的水晶攤位也都很常見,記得挑選時要感受一下能量,選擇自己最有感覺的比較重要。

避邪隨身物品

為什麼老一輩説紅包袋能避邪?原來這樣用最有效

大家有沒有發現,阿公阿嬤總喜歡在抽屜裡放幾個紅包袋?其實這不只是為了過年包紅錢用,老一輩相信紅包袋本身就有避邪的效果喔!因為紅色在傳統文化中代表喜氣跟陽氣,能夠驅散不好的東西。而且紅包袋上面印的吉祥話跟圖案,像是「恭喜發財」、「福」字這些,都有加強保護的作用,難怪老人家這麼重視。

說到實際用法,可不是隨便放著就有用。最常見的是把紅包袋放在枕頭底下,特別是小朋友睡覺容易驚醒的話,放個紅包袋能讓睡眠更安穩。另外也有人會把紅包袋掛在門口或車上,當作護身符的概念。記得要用全新的紅包袋才有效,用過的已經沾了別人的氣場,效果就沒那麼好了。

下面整理幾個紅包袋避邪的小技巧給大家參考:

使用方式 適合場合 注意事項
放枕頭下 小孩夜啼、睡眠不安 每三個月更換一次
掛在大門上方 新居入宅、覺得家運不順 要用雙數的紅包袋
隨身攜帶 經常出入醫院或喪禮場合 裡面放少許鹽或米加強淨化效果
放在車內 常開夜車或覺得行車不順 紅包袋不要封口

除了這些方法,有些長輩還會在紅包袋裡放些小東西來增強效果。像是一小撮茶葉、七粒白米,或是寫上生辰八字的紅紙,都是常見的做法。不過要提醒大家,這些都是民間習俗,如果真的遇到嚴重的狀況,還是要找專業人士處理比較妥當。畢竟每個人的情況不同,紅包袋的用法也可以根據個人需求做些調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