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越來越多人開始在陽台或頂樓種菜,不僅能吃到新鮮無毒的蔬菜,看著植物一天天長大也超有成就感!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些新手也能輕鬆上手的種菜小技巧,讓你在家也能變身城市農夫~
適合台灣氣候的入門蔬菜推薦
蔬菜種類 | 最佳種植季節 | 採收天數 | 特別注意事項 |
---|---|---|---|
空心菜 | 全年可種 | 25-30天 | 需要充足水分 |
地瓜葉 | 春到秋季 | 20-25天 | 摘心會長更茂盛 |
青江菜 | 秋冬最佳 | 30-40天 | 怕熱要遮陰 |
九層塔 | 春夏最適合 | 60-90天 | 需要定期修剪 |
種菜最怕的就是蟲害問題,其實用天然方法就能解決!像是把辣椒水噴在葉面上,或是種些香草植物如薄荷、迷迭香來驅蟲。記得我剛開始種菜時,番茄被蚜蟲攻佔,後來在旁邊種了羅勒就改善很多,這些植物就像天然的保鑣一樣。
土壤的選擇也很重要,建議可以去花市買培養土混和有機肥,比例大約是3:1。如果住在都市不方便挖土,現在很多園藝店都有賣配好的有機栽培土,直接買來用超方便。我習慣在盆底鋪一層碎石頭幫助排水,這樣就不怕下雨天積水爛根啦!
澆水真的是門學問,很多新手都會犯「愛之適足以害之」的錯誤。其實用手指插進土裡1-2公分,感覺乾乾的再澆就好。夏天最好選清晨或傍晚澆水,避免中午太陽大時澆,不然水珠會像放大鏡一樣把葉子曬傷。我家的陽台朝西特別熱,後來掛了遮光網後,菜菜們總算不用天天「中暑」了。
採收的時候記得要用剪刀,不要直接用手扯,這樣植株才不會受傷。像萵苣這類葉菜可以只摘外圍的葉子吃,中間留著會繼續長,可以收成好幾輪呢!每次採收完我都會追肥,用稀釋的液肥或埋些有機肥在土裡,這樣下一批才會長得頭好壯壯。
新手如何開始在家種菜?5個簡單步驟教你入門
最近越來越多人想在家種點小菜,既能打發時間又能吃到新鮮蔬菜,但新手常會擔心「我連仙人掌都會養死,真的能種菜嗎?」別擔心!其實只要掌握幾個基本要點,從簡單的葉菜類開始,人人都能當個快樂的城市農夫。今天就來分享最適合台灣氣候的入門方法,讓你輕鬆享受種菜樂趣。
第一步:選擇適合的蔬菜種類
新手建議從生長週期短、病蟲害少的葉菜類開始,像空心菜、地瓜葉、小白菜都是不錯的選擇。這些菜在台灣幾乎全年都能種,而且不太挑土質。如果想種點香料,九層塔和薄荷也是好養又實用的入門款。記得避開需要大量空間的瓜果類,等有經驗再挑戰會比較好。
蔬菜種類 | 適合季節 | 收成時間 | 難易度 |
---|---|---|---|
空心菜 | 全年 | 3-4週 | ★★☆☆☆ |
地瓜葉 | 春夏秋 | 4-6週 | ★★☆☆☆ |
小白菜 | 秋冬春 | 4-5週 | ★★★☆☆ |
九層塔 | 春夏秋 | 6-8週 | ★★☆☆☆ |
第二步:準備簡單的種植容器
不用特地買專業種植箱,家裡現有的保麗龍箱、塑膠收納盒甚至寶特瓶都能改造使用。重點是要有排水孔,可以在底部鑽幾個小洞。如果住公寓陽台,建議用長條型花槽比較省空間。記得容器深度至少要有15公分,這樣根系才有足夠空間生長。剛開始不用買太多,先試種1-2種就好。
第三步:調配適合的栽培介質
很多新手以為直接挖公園的土就能用,其實這樣反而容易帶病菌或雜草種子。建議去花市買培養土混合椰纖或珍珠石,比例大約7:3,這樣排水性會比較好。如果預算有限,也可以自己用廚餘堆肥混合土壤,但要注意充分腐熟才能用。種之前先把土澆透,讓它稍微沉澱一下再播種。
第四步:掌握澆水與光照技巧
台灣夏天陽光強,最好選早晨或傍晚澆水,避免中午高溫時段。澆水要「見乾見濕」,就是土表乾了再澆透,不要讓盆底積水。放在陽台的話,每天至少有4-6小時日照最理想。如果發現葉子變黃或徒長,可能是光線不足要換位置。記得定期轉動盆栽,讓每面都能均勻受光。
第五步:簡單的日常管理
播種後大約3-7天就會發芽,這時要特別注意保持土壤濕潤。等長出2-3片本葉後,可以開始施點稀釋的有機液肥,每週一次就夠了。發現太密集的苗要適度疏苗,讓剩下的植株有空間長大。平時多觀察葉背有沒有蟲卵,早期發現用手清除就好,不用急著噴藥。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陽台種菜適合種什麼?推薦5種好養的蔬菜」,其實就算家裡空間不大,只要有點陽光就能種出好吃的蔬菜啦!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種超適合新手、不用特別照顧也能長得很好的蔬菜,讓你輕鬆享受當都市農夫的樂趣。
首先要推薦的就是「空心菜」,這真的是懶人首選!隨便插幾根莖在水裡就會發芽,而且長超快,大概兩週就能收成。重點是不太挑土壤,就算用盆栽種也OK。再來是「九層塔」,台灣人煮菜最愛用的香料之一,只要記得澆水就會一直長,摘葉子下來煮三杯雞或炒蛤蜊都超香的啦!
下面整理一個簡單的表格,讓大家更清楚這5種蔬菜的特性:
蔬菜種類 | 日照需求 | 收成時間 | 特別注意事項 |
---|---|---|---|
空心菜 | 半日照 | 2-3週 | 保持土壤濕潤 |
九層塔 | 全日照 | 隨時可摘 | 定期修剪會長更好 |
櫻桃蘿蔔 | 半日照 | 4-5週 | 土壤要鬆軟 |
青蔥 | 半日照 | 3-4週 | 用蔥根種植最快 |
菠菜 | 半日照 | 5-6週 | 天氣太熱會苦 |
「櫻桃蘿蔔」也是超可愛的選擇,小小一顆不用等很久就能收成,而且紅通通的看起來就很有成就感。種的時候記得土要鬆一點,不然蘿蔔會長得歪歪的。另外「青蔥」根本是廚房必備,去市場買菜時留點蔥根插在土裡,沒幾天就會冒出新芽,煮湯炒菜隨時都有新鮮蔥花可以用。
最後要說說「菠菜」,雖然要等比較久,但是營養價值超高。種的時候要注意別讓太陽直曬太久,葉子會變苦。夏天可以放在陽台有點遮蔭的地方,冬天就可以讓它多曬點太陽。這些蔬菜都很適合台灣的氣候,基本上不太會失敗,大家快點動手試試看吧!
最近發現身邊好多朋友都在陽台或窗台種起菜來,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人喜歡在家種菜?其實這股風潮背後有好多原因,除了疫情後大家更重視健康,還有現代人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也變得不一樣了。自己種菜不只可以吃到最新鮮的蔬菜,看著種子發芽到收成的過程,那種成就感真的會讓人上癮耶!
先說說最實際的好處,自己種的菜絕對比市場買的更新鮮,從採摘到上桌可能不用10分鐘,營養完全不會流失。而且現在台灣很多社區都有開設都市農耕課程,就算住在公寓大樓也能輕鬆上手。我朋友阿明就在他家5坪大的陽台種了滿滿的九層塔、空心菜和小番茄,每個週末都在社群曬他的收成照,超有成就感的啦!
在家種菜的好處 | 具體說明 |
---|---|
吃得安心 | 自己控制施肥和農藥,不用擔心殘留問題 |
省錢 | 香料類蔬菜隨摘隨用,不用整包買浪費 |
療癒身心 | 照顧植物的過程能減壓,看著它們長大超滿足 |
教育意義 | 讓小朋友認識食物來源,培養責任感 |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種菜反而變成了一種另類的休閒活動。像我表姊在科技公司上班,她說每天下班後幫她的香草盆栽澆水、修剪,比滑手機還讓人放鬆。而且現在網路資訊超發達,各種種菜社團和YouTube教學影片一堆,連完全沒經驗的新手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入門方式。台灣天氣溫暖,基本上全年都能種植,不像國外還要考慮季節問題,這點真的超方便。
另一個關鍵是現在居家種菜的設備越來越先進,不用像以前一定要有大片土地。什麼自動澆水系統、LED植物燈、直立式種植架,在五金行或網路商城都買得到。我鄰居阿姨就用廢棄的寶特瓶做成水耕盆栽,種出來的萵苣又嫩又漂亮,完全看不出是回收物改造的。這種環保又創意的種植方式,在年輕人之間特別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