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滑手機一面學知識?這些小技巧讓你日常更充實

現代人總是一面做這個一面做那個,特別是滑手機的時候,常常不知不覺就浪費了好多時間。其實啊,只要稍微調整一下使用習慣,就能讓這些零碎時間變得更有價值。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台灣人常用的方法,讓你一面追劇、一面等公車的時候,不知不覺累積知識!

實用工具推薦

使用情境 推薦方式 小提醒
通勤時間 聽知識型Podcast 記得帶耳機才不會吵到別人
排隊等餐 玩Bing小測驗 每天題目都不一樣喔
廣告時間 背5個英文單字 用手機備忘錄記下來
睡前滑手機 看10分鐘電子書 設定鬧鐘避免熬夜

最近發現微軟Bing那個每日小測驗真的很適合打發時間,題目從歷史、科學到流行文化都有,答對還有機會累積點數換獎品。我現在養成習慣,每天早上喝咖啡的時候就一面啜飲一面答題,不知不覺就學到很多冷知識,跟朋友聊天都多了好多話題。

說到多工處理,台灣人最厲害的就是一面顧小孩一面工作的神技能了。我表姊就是這樣,她會把學習APP開著讓小朋友玩益智遊戲,自己就能在旁邊處理一些簡單的工作郵件。像是Gmail現在有智慧分類功能,重要信件會自動置頂,省下超多整理信箱的時間。

不過要提醒大家,雖然多工很方便,但某些事情還是要專心啦!比如說一面騎車一面回訊息就超級危險,上次看到有人因為這樣差點撞到路邊的珍珠奶茶攤,嚇死人了。安全最重要,這種時候還是乖乖停下來再說吧!

一面...一面

1. 上班族如何一面開會一面偷偷追劇?5個實用小技巧

各位社畜朋友們,是不是常常覺得開會超無聊但又不得不參加?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個實用小技巧,讓你在會議中偷偷追劇也不容易被抓包!這些方法都是我跟同事們親測有效的,但記得要低調使用啊~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設備設定,建議把追劇的視窗縮小到1/4螢幕大小,放在會議視窗旁邊。記得要關掉聲音或戴藍牙耳機,只開單邊耳朵聽劇,另一邊耳朵還是要聽會議內容,這樣主管突然cue你才不會漏氣。另外推薦使用深色模式的播放器,比較不容易被發現螢幕反光。

技巧 具體做法 注意事項
視窗排列 把追劇視窗放在右下角 避開主管視線範圍
耳機使用 單耳藍牙耳機聽劇 隨時切換會議聲音
快捷鍵 預設Alt+Tab快速切換 練習到變反射動作
劇情選擇 優先看有字幕的劇 避免需要專心聽的節目
時機判斷 趁別人發言時看 自己報告時千萬別冒險

再來就是時機的掌握,最好選在大型會議或非直接相關的會議時進行。當會議進入那種大家都知道很廢的環節,比如老闆開始講古或是同事在報告不相關的內容時,就是最佳追劇時機。但要避開需要你發言或提問的時間點,不然突然被點名卻答非所問就尷尬了。

瀏覽器選擇也很重要,建議用無痕模式或分頁群組功能,這樣臨時要關掉視窗才不會留下紀錄。有些追劇網站會自動播放下一集,記得先把這個功能關掉,不然突然大聲播出下一集片頭就完蛋了。另外推薦安裝可以調整播放速度的擴充功能,這樣萬一時間不夠可以加速看完。

最後要提醒大家,這些技巧雖然實用,但還是要以工作為重啊!如果真的遇到重要會議,還是乖乖專心開會比較好。畢竟被發現的話,可能就不只是尷尬而已,搞不好還會影響考績呢~(雖然我知道你們還是會想試試看啦)

2. 學生黨必看!一面讀書一面聽音樂真的能提升效率嗎?這個問題困擾超多台灣學生,尤其期末考週圖書館總能看到一堆人戴著耳機猛K書。其實聽音樂能不能幫助專心,關鍵在於「音樂類型」和「個人習慣」,像我自己就發現某些情況下背景音樂反而讓記憶力變好,但有些同學一聽歌就完全沒辦法思考,超兩極的啦!

先說說科學研究怎麼看這件事。國外有實驗發現,純音樂或自然音效(像雨聲、咖啡廳環境音)能讓大腦進入「α波狀態」,這種時候特別容易專注。不過如果是周杰倫的新歌或抖音神曲,歌詞和強烈節奏反而會讓大腦忙著處理音樂資訊,讀書效率直接砍半。這邊整理個簡單表格給大家參考:

音樂類型 適合情境 效果評分(1-5⭐)
古典樂/鋼琴曲 寫報告、讀文科 ⭐⭐⭐⭐
白噪音 熬夜衝刺 ⭐⭐⭐⭐
Lo-Fi beats 創意發想 ⭐⭐⭐⭐⭐
流行歌曲 運動後放鬆 ⭐⭐
電音/搖滾 不建議讀書時聽

實際試過的同學應該有感覺,讀數學這種需要高度邏輯的科目時,完全安靜反而最好。但如果是背英文單字或歷史年代,輕音樂能讓枯燥的內容變得好吞很多。我朋友阿明更絕,他專門用「咖啡廳背景音」APP來騙大腦現在很chill,結果讀書速度真的變快,這招推薦給容易焦慮的人試試。

另外耳機的選擇也有差!降噪耳機雖然能隔絕外界干擾,但戴太久耳朵會痛,有些人改用骨傳導耳機邊聽邊注意環境音。最重要的是要觀察自己「聽音樂後有沒有一直分心看歌詞」,如果會的話,還是乖乖關掉音樂比較實在啦~

一面...一面

3. 媽媽們都在問:如何一面顧小孩一面做家事?超實用經驗分享。相信這是每個全職媽媽每天都在煩惱的問題,尤其當小孩特別黏人的時候,連上個廁所都要跟,更別說要好好打掃家裡了。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台灣媽媽們親測有效的實用技巧,讓你可以一邊陪玩一邊完成家務!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分段式打掃法」,把家務拆解成小任務,趁小孩專心玩玩具或午睡時快速完成。像是摺衣服時可以讓小孩幫忙分類襪子,他們會覺得像在玩遊戲。以下整理幾個常見家務的處理時機:

家務項目 最佳執行時機 小孩參與方式
洗碗 小孩吃點心時 給塑膠餐具讓他們玩水
拖地 午睡時間 醒著時用擦地玩具車
收納玩具 睡前30分鐘 比賽誰收得快
煮飯 讓小孩在廚房玩安全廚具 幫忙洗菜(玩水)

再來就是要善用「家事親子時間」,與其想著怎麼避開小孩做家事,不如把他們變成小幫手。兩歲以上的孩子其實很愛模仿大人,給他們專屬的小掃把或抹布,他們會很開心跟你一起「工作」。記得要大力稱讚,就算弄得亂七八糟也沒關係,重點是培養參與感。

科技產品也能幫上大忙,像是掃地機器人可以先設定好定時清掃,洗碗機則能省下大量時間。雖然前期投資比較高,但長期下來真的能減輕很多負擔。另外像是快煮鍋、氣炸鍋這種料理神器,可以縮短待在廚房的時間,多出來的時間就能好好陪小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