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運意思原來這麼重要!這些細節你注意了嗎?

最近在整理倉庫時才深刻體會到「儲運意思」的重要性,原來物品的存放和運輸方式會直接影響到工作效率和成本。很多人以為只要東西有放好就好,但其實從包裝方式到擺放位置,每個小細節都有大學問。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的儲運技巧,幫你把倉庫管理得更有條理。

首先來看看常見的儲運方式比較:

儲運方式 優點 缺點 適用情境
棧板堆放 節省空間、方便機械搬運 需要專用設備 大批量貨物
貨架存放 分類清楚、取用方便 前期成本高 多品項小批量
直接地面堆放 成本最低、簡單快速 容易混亂、不安全 短期暫存

說到儲運,最讓人頭痛的就是找東西的時候像在玩尋寶遊戲。建議可以建立簡單的編碼系統,比如用A區代表原料、B區是成品,再加上數字編號,這樣就算新來的同事也能快速上手。我們公司之前就是沒做好分類,有次客戶急著要貨,大家找了老半天才在角落發現,差點耽誤交期。

包裝材料也是儲運的重要環節,很多人會忽略這點。像是易碎品最好用氣泡布加強保護,而怕潮濕的物品則要記得放乾燥劑。有次我們用錯包裝箱,結果一批電子零件在運輸途中受潮,損失了好幾萬,真的是花錢買教訓啊!現在我們都會特別注意包裝材質的選擇,寧可多花一點成本,也不要因小失大。

搬運工具的使用也有技巧,不是所有東西都適合用手推車。像我們倉庫有批精密儀器,本來想說用推車比較省力,結果因為震動太大導致零件鬆脫,後來改用人工搬運反而更安全。這些經驗都是慢慢累積來的,現在我們會根據物品特性選擇最適合的搬運方式,工作效率真的提升不少。

儲運意思

1. 儲運到底是什麼?3分鐘讓你搞懂基本概念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儲運」這個詞,聽起來很專業但其實跟我們日常生活超~有關係!簡單來說,儲運就是「儲存」加「運輸」的合體,像我們網購時商品從倉庫到你手上的整個過程就是儲運的一環。不管是吃的、用的還是穿的,只要東西需要移動和存放,都離不開儲運系統的運作。

儲運其實分成幾個重要的環節,每個環節都有不同的專業考量:

環節名稱 主要工作內容 常見設備/工具
倉儲管理 商品分類、存放、盤點 貨架、堆高機、WMS系統
運輸配送 安排路線、裝卸貨物 貨車、GPS定位、物流APP
包裝處理 保護商品、方便搬運 紙箱、緩衝材、封箱機

你可能不知道,現在超商取貨這麼方便,背後就是靠強大的儲運系統在支撐。從廠商出貨開始,貨物會先集中到物流中心,經過分類後再配送到各門市。這個過程中要考慮的東西可多了,像是怎麼堆放最省空間、哪條路線最省油、怎樣包裝才不會讓商品在運送途中損壞等等。

現代儲運還結合了很多科技元素,像有些倉庫已經開始用機器人自動揀貨,送貨司機也會用APP規劃最有效率的配送路線。下次當你收到網購包裹時,不妨想想這件商品可能已經經歷了一段很精彩的儲運旅程呢!

2. 為什麼企業需要重視儲運管理?這些成本你算過嗎?其實很多老闆都沒仔細算過這筆帳,以為把貨物堆在倉庫就沒事了。但你知道嗎?光是倉儲租金、搬運人力、貨物損耗這些隱形成本,一年下來可能就吃掉公司不少利潤。更別說如果管理不當,還會影響到客戶滿意度,這才是真正傷腦筋的地方。

先來看看儲運管理不當可能產生的成本有哪些:

成本項目 可能損失金額(年) 常見問題
倉儲租金 10-50萬 空間利用率低、閒置區域多
貨物損耗 5-30萬 保存不當、過期品報廢
人力成本 20-100萬 重複搬運、效率低下
物流延誤賠償 5-50萬 出貨錯誤、配送時間掌控不佳
客戶流失 難以估算 缺貨、送錯貨影響商譽

講到這裡,你可能會發現這些數字加起來真的很嚇人。特別是現在電商這麼競爭,客戶下單後如果等太久,可能就直接去找別家買了。我們常遇到的情況是,倉庫明明有貨,但就是找不到放在哪裡,等找到的時候客戶已經取消訂單了。這種隱形損失才是最痛的,因為不只是少賺一筆生意,還可能永遠失去這個客戶。

另外很多人沒注意到的是,儲運管理好的公司,周轉率會比同業高出很多。像我們認識的一家食品廠,光是改善倉儲動線和進出貨系統,就讓產品平均存放時間從14天降到7天,等於資金周轉快了一倍。這對現金流吃緊的中小企業來說,根本就是救命稻草啊!

儲運意思

3. 倉儲和運輸怎麼搭配?實用儲運流程大公開

最近好多朋友在問倉儲跟運輸要怎麼配合才順,畢竟這兩塊根本就是物流的左右手啊!今天就來分享我們團隊這幾年摸出來的實戰經驗,讓大家少走點冤枉路。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動線規劃」,倉庫裡的貨怎麼擺、怎麼流動,直接影響到後面出貨的速度跟正確率,這部分真的不能隨便馬虎。

先來看個簡單的對照表,這是一般中小企業最常用的兩種儲運模式:

模式類型 優點 缺點 適用情境
即時出貨 庫存壓力小、資金周轉快 運輸成本高、急單應變難 單量不穩定的小型電商
批次處理 運輸成本低、揀貨效率高 需較大倉儲空間 固定週期出貨的B2B客戶

實際操作上,我們會建議把倉庫分成「常動區」跟「儲備區」。常動區放那些三天內就會出的熱門商品,位置要離出貨區最近;儲備區就放週轉比較慢的貨,這樣揀貨人員不用整天在倉庫裡跑來跑去。運輸的部分,現在很多車隊都有提供「共配服務」,特別是雙北地區的同路線貨件可以合車配送,一個月下來真的能省不少油錢跟時間。

說到系統整合,現在很多WMS(倉儲管理系統)都能直接跟物流公司的API串接,訂單一下來就自動產生撿貨單跟託運單號,連司機到倉時間都能預估。我們公司去年導入這個系統後,出錯率直接從5%降到0.8%,光是退貨處理就省下超多人力。不過要提醒的是,系統再好還是要定期盤點,我們固定每週三下午做快速抽盤,每個月底全面盤點,這樣數字才會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