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人在討論「49意思」,其實這跟英國一種叫做49’s的樂透玩法有關。這種樂透每天都會開獎兩次,分別是午餐時間(Lunchtime)和下午茶時間(Teatime),玩法簡單又刺激,難怪在台灣也慢慢有人開始關注。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49’s到底是怎麼玩的,還有它的一些特別之處。
首先要知道49’s的玩法是從1到49的數字中選出6個號碼,再加上1個特別號(Bonus Ball)。開獎方式很特別,是用機械球隨機抽選,整個過程都會直播,所以公平性完全不用擔心。這種即時開獎的感覺,跟台灣人熟悉的樂透很不一樣,多了幾分臨場感。
開獎時間 | 台灣時間 | 玩法特色 |
---|---|---|
Lunchtime | 下午1:50 | 英國當地中午開獎 |
Teatime | 晚上9:50 | 英國當地傍晚開獎 |
49’s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開獎頻率高,一天兩次讓玩家不用等太久。而且它的賠率計算方式很靈活,可以單押某個號碼會不會開出,或是猜測特別號的奇偶、大小等等。這種多元的玩法讓49’s在英國已經流行很久,現在透過網路,台灣的玩家也能輕鬆參與。
說到49’s的歷史,它從1994年就開始了,算是最早的即時開獎樂透之一。雖然在台灣還不算主流,但因為它的開獎過程透明,玩法又簡單易懂,慢慢也累積了一批忠實玩家。有些人喜歡在午餐時間邊吃便當邊看開獎,也有人習慣晚上泡杯茶等待Teatime的結果,這種生活化的樂趣正是49’s的魅力所在。
最近在網路上常常看到「49」這個數字,到底49意思是什麼?台灣人最常問的數字迷思又從何而來?其實這個數字在台灣的意義可多了,從日常用語到網路梗圖都有它的蹤影,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神奇的數字,保證讓你恍然大悟!
首先最常見的就是「49」在台語中的諧音梗啦!唸起來像「死狗」的發音,所以常被拿來開玩笑說「49啦」(死狗啦),這種帶點黑色幽默的用法在年輕人之間特別流行。不過要注意使用場合喔,跟長輩講可能會被瞪白眼XD
另外在網路遊戲圈裡,「49」也常被拿來當成密碼或代號使用,因為簡單好記又不容易被猜到。有些遊戲公會甚至會用「49」當成暗號,聽到隊友喊「49」就知道要準備放大絕招了!
使用情境 | 49代表的意義 | 常見場合 |
---|---|---|
台語諧音 | 「死狗」的發音 | 朋友間開玩笑 |
網路遊戲 | 暗號或密碼 | 遊戲公會通訊 |
數字迷信 | 不吉利的數字 | 避免當車牌號碼 |
說到數字迷信,台灣人對「49」其實有點又愛又怕。老一輩的人會覺得這個數字不太吉利,像是選車牌或電話號碼時會刻意避開。但年輕人反而覺得很酷,特別是在網路社群上,常常可以看到「49天團」、「49戰隊」這種搞怪的群組名稱。
在便利商店或夜市也常見到「49元」的促銷價,這個定價策略其實很有學問,比50元少一塊錢,但看起來便宜很多,消費者心理就是這麼奇妙!下次看到49元的商品,不妨想想是不是真的划算喔~
誰發明瞭49這個數字梗?原來背後有這段故事。最近在台灣的網路論壇和社群平台上,常常看到網友們用「49」來代替「死狗」的諧音,成為一種幽默的暗號。這個梗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其實跟台灣的網路文化發展有很大關係,最早可以追溯到2018年左右PTT八卦版的討論串。
當時有網友在討論寵物話題時,不小心把「死狗」打成「49」,因為注音輸入法的「ㄙˇㄍㄡˇ」和「49」的按鍵位置很近(4在ㄙ的位置,9在ㄍ的位置)。這個巧合讓其他網友覺得很有趣,開始故意用「49」來代替敏感詞彙,漸漸演變成網路流行語。後來更發展出各種變體用法,像是「748」(去死吧)、「87」(白痴)等等。
數字梗 | 原意 | 注音對應 | 流行時間 |
---|---|---|---|
49 | 死狗 | ㄙˇㄍㄡˇ | 2018至今 |
748 | 去死吧 | ㄑㄩˋㄙˇㄅㄚ | 2019流行 |
87 | 白痴 | ㄅㄞˊㄔ | 2020爆紅 |
這個梗之所以能在台灣網路圈流傳這麼久,主要是因為台灣網友特別喜歡這種「諧音梗」,用數字代替文字不但有隱晦的趣味性,還能避免直接使用不雅字眼被平台審查。而且打數字比打注音更快,很符合現代人追求效率的溝通方式。現在就連一些品牌行銷也會故意用「49」來製造話題,像是前陣子就有寵物食品推出「49專案」,其實是「飼狗優惠」的雙關語。
隨著使用情境越來越多元,「49」已經不只是原本的意思,有時候網友也會用來表達「無奈」、「完蛋了」的情緒。比如工作做不完可能會說「今天又要49了」,或是看到糟糕的事情發生就留言「49」。這種語意的延伸讓這個梗的生命力更加持久,甚至紅到香港和中國的網路圈,不過最愛用的還是台灣網友啦。
最近在PTT、Dcard上常常看到網友狂刷「49」這個數字,到底什麼時候會用到49這個梗?台灣網友使用時機大公開!其實這個梗源自於「49天後見」的網路用語,後來被網友們玩出各種創意用法,現在已經變成台灣網路圈的超熱門暗號啦~
49梗的由來
最早是從某個論壇的版規開始的,當時版主會對違規用戶發出「禁言49天」的處罰。因為49天這個期限既不會太短(像7天感覺不痛不癢)又不會永久(給人改過自新的機會),久而久之就被網友拿來當成「暫時離開」、「需要沉澱」的幽默說法。
常見使用情境
使用時機 | 實際例句 | 背後含義 |
---|---|---|
考試期間 | 「先讀書了,49天後見」 | 要暫時退出社群專心準備 |
當兵放假 | 「收假啦,49天後再約」 | 下次放假才能見面 |
減肥計畫 | 「開始戒宵夜,49天後驗收」 | 給自己設定一個挑戰期限 |
感情問題 | 「我們冷靜49天好不好」 | 想暫時分開思考 |
遊戲退坑 | 「這遊戲太坑,49天後回歸」 | 暫時AFK但可能真香 |
最近還衍生出「49天挑戰」的玩法,像是「挑戰49天不喝手搖飲」、「49天每天運動」等等。網友們會互相監督打卡,讓這個梗從單純的玩笑變成有點勵志的社群活動。不過要注意的是,有些場合用49梗可能會被誤會是在嘲諷,比如對剛分手的朋友說「你們49天後復合啦」,這種時候就要看交情夠不夠開這種玩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