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轉門圖:生死輪迴之謎
流轉門圖,又稱十二因緣流轉圖,是佛教中常用來解釋生死輪迴的圖像。圖像以環狀排列,將眾生在六道輪迴中的生死流轉過程展現得淋漓盡致。流轉門圖的中心是一個巨大的車輪,代表著無始無終的生死輪迴,而輪盤則由十二個圖像組成,每個圖像代表著十二因緣中的一個環節。
| 因緣 | 圖像 | 解釋 |
|---|---|---|
| 無明 | 盲人 | 代表著眾生內心的愚昧黑暗,看不到生命的真相。 |
| 行 | 人負擔 | 代表著受無明驅使,造作身、口、意的行為。 |
| 識 | 猴子 | 代表著意識攀緣外境,產生分別執著。 |
| 名色 | 二人相擁 | 代表著受精卵形成,胚胎發育。 |
| 六入 | 六根門 | 代表著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與外境接觸。 |
| 觸 | 男女相交 | 代表著感官與外境的直接接觸,產生感受。 |
| 受 | 人被箭射 | 代表著感受苦樂,產生愛憎取捨。 |
| 愛 | 女子向男子伸手 | 代表著對喜愛的貪愛執著。 |
| 取 | 人抓猴 | 代表著執著於所愛的,妄求佔有。 |
| 有 | 孕婦 | 代表著因愛取而形成新的生命。 |
| 生 | 產婦生產 | 代表著新生命的誕生。 |
| 老死 | 行屍走肉 | 代表著新生命經歷成長、衰老,最終走向死亡。 |
流轉門圖生動地展現了生命的流轉過程,也説明瞭輪迴的本質:它是無明和愛取所推動的,而苦和無常則是其必然的結果。瞭解流轉門圖,可以幫助我們洞悉生命的真相,破除無明,斷除貪愛,最終解脱生死輪迴的束縛。

如何將「流轉門圖」與「還滅門圖」聯繫起來?
瞭解「流轉門圖」和「還滅門圖」的關係,是理解天台宗思想的重要環節。以下嘗試從三個方面分析它們的聯繫:
- 法界緣起: 天台宗的根本思想是「法界緣起」,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流轉門圖和還滅門圖都體現了這一思想。流轉門圖描述了世間萬物的生滅變化,還滅門圖則描述了萬法歸於空寂的涅槃境界。兩者看似矛盾,但其實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
- 四法界: 流轉門圖和還滅門圖也可以從天台宗的四法界理論來理解。四法界包括: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和事事無礙法界。流轉門圖主要描述的是事法界,即世間萬物的變化;而還滅門圖則描述的是理法界,即萬法歸於空寂的境界。兩者都只是四法界的一部分,需要綜合理解才能完整地理解天台宗的思想。
- 修證次第: 流轉門圖和還滅門圖也體現了天台宗的修證次第。修行者首先要通過「觀心」的方法,瞭解自己的心性,破除我執,然後才能證悟涅槃。流轉門圖就是幫助修行者破除我執的工具,而還滅門圖則描述了證悟涅槃的境界。
| 圖 | 解釋 | 與四法界的關係 |
|---|---|---|
| 流轉門圖 | 描述世間萬物的生滅變化,包括業、識、六道輪迴等 | 事法界 |
| 還滅門圖 | 描述萬法歸於空寂的涅槃境界 | 理法界 |
表格: 流轉門圖和還滅門圖與四法界的關係
總而言之,流轉門圖和還滅門圖是天台宗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理解二者的關係可以幫助我們更加深入地理解天台宗的思想。
流轉門圖與十二因緣:如何理解它們的關係?
流轉門圖和十二因緣都是佛教中重要的概念,它們都描述了輪迴的過程,但以不同的方式呈現。
流轉門圖 是一個圖像化的表示,它將輪迴的過程分為六個階段: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其中,無明是輪迴的根源,它導致了行,行是指身、口、意的行為,行為造作了業,業又導致了識,識是指意識,意識又與名色結合,名色是指物質和精神,名色又與六入結合,六入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入與外境接觸後產生觸,觸產生受,受產生愛,愛產生取,取產生有,有產生生,生產生老死。
十二因緣則是一個更詳細的描述,它將輪迴的過程分為十二個環節: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其中,無明是指對事物真相的無知,它導致了行,行是指身、口、意的行為,行為造作了業,業又導致了識,識是指意識,意識又與名色結合,名色是指物質和精神,名色又與六入結合,六入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入與外境接觸後產生觸,觸產生受,受產生愛,愛產生取,取產生有,有產生生,生產生老死。
流轉門圖和十二因緣的關係
流轉門圖和十二因緣都是描述輪迴的過程,但它們的呈現方式不同。流轉門圖以圖像化的方式呈現,而十二因緣則以文字化的方式呈現。流轉門圖更加直觀易懂,而十二因緣則更加詳細。
| 概念 | 流轉門圖 | 十二因緣 |
|---|---|---|
| 呈現方式 | 圖像 | 文字 |
| 詳細程度 | 較少 | 較多 |
| 易懂程度 | 較高 | 較低 |
結論
流轉門圖和十二因緣都是佛教中重要的概念,它們都描述了輪迴的過程,但以不同的方式呈現。流轉門圖更加直觀易懂,而十二因緣則更加詳細。理解這兩個概念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輪迴的機制,從而找到解脱的途徑。
參考資料
- 佛教字典:流轉門圖
- 佛教字典:十二因緣

流轉門圖:揭開輪迴之謎
流轉門圖是展示佛教十二因緣教義的重要圖像,它形象地描繪了眾生在輪迴中的生、老、病、死等現象,以及造成輪迴的根本原因和解脱之道。
流轉門圖的結構
流轉門圖由兩扇門組成,左邊是「無明」和「行」的「流轉門」,右邊是「識」和「名色」的「還滅門」。
流轉門
– 無明:指無始以來的無知和迷惑,是輪迴的根本原因。
– 行:指由無明引發的行為和造作,包括身、口、意的業。
還滅門
– 識:指第八意識阿賴耶識,它儲存過去世所有的業力和煩惱種子。
– 名色:指由四大(地、水、火、風)和合而成的肉體和精神現象。
流轉門圖的含義
流轉門圖展現了輪迴的因果關係,説明瞭無明和行是導致輪迴的根源,而識和名色是輪迴的果報。由無明引發的行為造作,會在阿賴耶識中留下種子,在因緣成熟時,會再次引發輪迴。
流轉門圖的解脱
流轉門圖不僅揭示了輪迴的真相,也指明瞭解脱之道。要想跳脱輪迴,必須斷除無明,修習正見和正行。通過修行,可以淨化阿賴耶識,破除煩惱,最終證得涅槃。
表格:流轉門圖主要元素
| 元素 | 佛教解釋 |
|---|---|
| 無明 | 無始以來的無知和迷惑 |
| 行 | 由無明引發的行為和造作 |
| 識 | 第八意識阿賴耶識 |
| 名色 | 由四大和合而成的肉體和精神現象 |
| 愛 | 對感官享受的貪愛 |
| 取 | 對外界的執取 |
| 有 | 對未來的執著 |
| 生 | 新生命的誕生 |
| 老 | 身體和精神的衰敗 |
| 病 | 身體的病痛 |
| 死 | 生命的終結 |
結語
流轉門圖是佛教教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直觀地展示了輪迴的因果關係,指明瞭解脱之道。通過深刻理解和實踐流轉門圖的教義,我們可以破除無明,證得涅槃。
流轉門圖:解開輪迴之謎
流轉門圖,又稱十二因緣流轉圖,是佛教中重要的修行圖像,描繪了生死輪迴的因果關係。它以生動的圖畫方式,將錯綜複雜的十二因緣關係清晰呈現,幫助我們理解人生的痛苦和解脱之道。
十二因緣的流轉門
流轉門圖通常以一個圓形的圖像來呈現。圓的中心是無明,代表一切煩惱和痛苦的根源。圍繞無明的是十一個環節,依次為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十一個環節相互環繞,形成一個因果循環的鏈條。
其中,前七個環節屬於過去世,後七個環節則屬於現在世。無明是最初的因,它引發了行,即身語意的造作。行又帶來了識、名色、六入、觸、受,這些都是我們在生活中所經歷的身心感受。當我們對這些感受產生執著和愛,就會產生取,即想要佔有和控制。取又導致有,也就是積累的業力。最後,業力導致我們再次出生,經歷生、老死的輪迴苦海。
流轉門圖不僅展示了輪迴的過程,也揭示瞭解脱的可能。當我們覺醒,認識到無明的本質,就能破除無明,不再造作新的業力。從而,我們就能超越輪迴的束縛,獲得真正的解脱。
流轉門圖的意義
流轉門圖對我們的修行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首先,它讓我們瞭解到輪迴的本質,讓我們明白一切苦難的根源都是由於無明和執著。其次,它為我們指明瞭解脱的道路,那就是覺醒和破除無明。
通過修習流轉門圖,我們可以:
- 認識到無常和苦的本質,從而放下執著。
- 培養出離心,渴望解脱輪迴的束縛。
- 積極修行,以期斷除無明,證得涅槃。
流轉門圖是佛教中的一盞明燈,它照亮了我們的修行之路,幫助我們找到通往解脱的彼岸。
表格:流轉門圖十二因緣
| 環節 | 名稱 | 解釋 |
|---|---|---|
| 1 | 無明 | 煩惱和痛苦的根源 |
| 2 | 行 | 身語意的造作 |
| 3 | 識 | 意識,分別和執著 |
| 4 | 名色 | 身體和心理現象 |
| 5 | 六入 | 六種感官 |
| 6 | 觸 | 觸覺,感知 |
| 7 | 受 | 感受,苦樂 |
| 8 | 愛 | 執著,想要佔有 |
| 9 | 取 | 業力,積累的能量 |
| 10 | 有 | 生死輪迴的基礎 |
| 11 | 生 | 新生命誕生 |
| 12 | 老死 | 衰老和死亡 |
參考資料
- 佛教正覺同修會全球資訊網
- 星雲大師 – 佛弟子文庫
- 日常法師 – Blogger
- 潘宗光教授佛學專頁
- 國立台灣普通教育師資培育中心
- 印順文教基金會推廣教育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