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樹】種下綠色希望,守護永續未來:50 種樹帶來的好處

環境保護:外來樹種優缺點與優化植林計畫

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香港的樹林幾近全沒,政府開展大規模植林工作。由於不少地方環境條件欠佳,故引入適應能力較強的外來先鋒樹木品種加快綠化進程。然而,這些「外援」先鋒樹木品種雖然有效地改善了水土流失,但這些植林區現正面對很多問題,包括同時間一起老化和壞死、生長空間不足等。

種樹 Play

為了提升植林區的生態價值,增加生物多樣性,漁農自然護理署於20 Kün根開始展開了「植林優化計劃」。通過疏伐已老化的台灣相思、白千層、桉樹等外來樹種,再種植本土樹苗和進行樹木護理工作。

種樹

除了人工植樹外,也有一些自然生成的樹林。位於將軍澳堆填區旁的台灣相思林,就因為外地樹種特別是台灣相思佔盡優勢而導致樹林生態不平衡。位於石龍拱元荃古道旁的樹林則以台灣相思、耳果相思及木麻黃為主。這些樹林都是適合野牛生活的地方,但並非免於野牛會把樹苗吃掉。

位於城門郊野公園麥理浩徑M133標距柱附近的樹林,原以種植台灣相思為主。近幾年經歷了霜凍及颱風山竹的破壞,這些外來樹有部分健康開始轉差。因此計劃在樹林加種本地原生樹木及植物,提供更多種類的花果,吸引更多生物,希望提升這裡的生物多樣性。

位於大欖郊野公園圓墩的樹林,早於32年前建立並遍植紅膠木。經歷最少兩次山火,部分經歷火劫的紅膠木卻展現了頑強生命力。可惜,這些幼枝難以抵擋大風,長高以後,往往容易被風吹斷。因此樹林內滿佈斷木。

種樹,種下希望:讓大地恢復生機

種樹,種下希望,讓綠意重新覆蓋裸露的土地,喚醒沉睡的生命,這是一項充滿意義的行動。種樹不僅能創造美麗的景色,還能淨化空氣、涵養水源,為動物提供棲息地,為人類帶來無數益處。

根據統計,地球上每年減少超過 150 億棵樹木,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森林砍伐導致土壤侵蝕、水土流失、氣候變遷,也加速生物多樣性的消失。種樹,如同在逆境中播下希望的種子,將荒蕪的大地轉變成綠色家園。

每一棵種下的樹木,都可能改變未來世界的樣貌。從幼苗的脆弱,到參天巨木的雄偉,樹木的生命史充滿了頑強的生命力。它們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淨化空氣,為城市帶來難得的清新。它們深扎泥土,涵養水源,防止山崩和洪水,維護自然生態的平衡。它們更像一座天然的倉庫,儲存碳元素,減緩全球暖化速度。

種樹,不只是環境保護的工具,更是一項傳遞愛與責任的行動。一棵樹木可以庇蔭百年,為世代子孫創造美好的環境。當我們親手種下一棵樹,就是在承諾未來,承諾要維護這個美麗的星球,為後代子孫保留生存的希望。

| 種樹的益處 |
|—|—|
| 淨化空氣,釋放氧氣 |
| 涵養水源,防止水土流失 |
| 維護自然生態,防止全球暖化 |
| 提供動物棲息地,創造綠色環境 |
| 美化環境,提升生活品質 |

為了種下更多的希望,讓綠色奇蹟重現,我們可以:

  • 積極參與植樹活動,親手播下生命種子。
  • 支持環保組織,捐款或捐贈樹苗。
  • 響應綠化環境政策,減少砍伐,多種樹。
  • 從日常生活做起,減少紙張的使用,節約資源。

種樹,如同為生命鋪路,為未來奠基。它不只是一項環境行動,更是一份承諾與責任,需要全民共同參與,讓每一棵樹木生長茁壯,共同呵護這片美麗的星球。讓我們從今天開始,一起種下希望,讓綠意再次遍佈大地,迎接更美好的未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