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三十六天:宇宙空間與成仙理論
三十六天是道教根據宇宙創世理論而構想出來的,神仙所處的空間。根據《雲笈七nología》卷二十一“天地部”,道教構想的地上之天共有三十六層。
三界合共二十八天


道教三十六天共計二十八天,依據其性質被劃分為欲界、色界和無色界。
三界 | 天數 |
---|---|
欲界 | 28 |
色界 | 0 viciss界 |
三清界
三清界由三清天組成,並被視為最高境界。
三清天 | 天數 |
---|---|
玉清境清微天 | 1 |
上清境禹余天 | 1 |
太清境大赤天 | 1 |
大羅天
大羅天是三十六天的最高層級,與三清境合稱為聖境四天。
宇宙創世理論
道教三十六天是道教根據道生萬物的宇宙創世理論而構想出來的。道家認為,宇宙一切皆由道生,而道教三十六天則代表著宇宙空間的階層。
成仙依據
道教三十六天為學道成仙提供了重要的教義依據。分為六界,最高境界是第六界大羅天。
1. 道教三十六天
道教三十六天是道教宇宙觀中的重要概念,指天界三十六層天,每一層天都有其獨特的功能和神靈居住。道教典籍《太上洞玄靈寶天尊説救苦拔罪妙經》中記載了三十六天的名稱和方位,其中包括:
天 名 | 方位 | 功能 |
---|---|---|
一. 青天 | 東北 | 司掌陽和,生育萬物 |
二. 紫天 | 東南 | 司掌風雨,潤澤萬物 |
三. 玄天 | 南方 | 司掌雷電,威懾邪惡 |
四. 霧天 | 西南 | 司掌雲霧,滋潤大地 |
五. 五明之天 | 西方 | 司掌智慧,悟道明理 |
六. 勾陳天 | 西北 | 司掌軍戎,征伐妖魔 |
七. 虛明之天 | 北方 | 司掌虛無,返璞歸真 |
八. 元始之天 | 上方 | 司掌宇宙之源,萬物之始 |
…. | … | … |
三十六. 上清之天 | 上方 | 司掌清淨無為,超凡入聖 |
表1. 道教三十六天名稱和方位
道教三十六天的概念源於古代中國神話和星象學。早期道教將天界分為三界:下界、中界和上界。下界對應於人間,中界對應於天界,上界對應於神界。道教三十六天就屬於中界天界,是神仙居住和修煉的地方。
道教認為,三十六天是修煉成仙的必經之路。修道之人需要通過修煉,不斷提升自己的境界,才能最終飛昇三十六天,成為神仙。因此,道教三十六天也象徵着超凡入聖的理想境界。
除了三十六天之外,道教宇宙觀中還有其他重要的天界,如:
- 兜率內院:太上老君居住的地方。
- 瑤池金母:王母娘娘居住的地方。
- 三清境:道教最高神三清居住的地方,位於三十六天之上。
道教三十六天的概念對道教文化和哲學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為中國古代文學和藝術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